董王不懂 作品

第八〇七章 章嘉活佛

1個政府最基本的要求便是要讓自己的百姓獲得活路。如果連這1點都做不到,那麼百姓便有權力去推翻他。

這不是西方啟蒙思想家開創的理論,在華夏的歷史上,咱們的祖先1直是這麼做的,1次次朝代更迭,無不是百姓在沒有活路之下做出的決定。

至於那些時代的弄潮兒,新朝的開創者,他們不過是乘風而起罷了。沒有百姓的支持,他們也完成不了竊國壯舉。

雍和宮,京城最大的寺廟,也是黃教在這裡的聖地。

這座建築群始建於康熙年間,原本是康熙送給自己4兒子的府邸。眾所周知,這位4阿哥後來成為了雍正帝。後來的乾隆皇帝也是在這裡誕生。

乾隆間年,這裡改為了寺廟,後來成為了滿清管理黃教的最高機構。

滿清對草原上的統戰在歷朝歷代是最成功的。

所依靠的是兩點,1個是通婚。有清1朝,滿漢不許通婚,但是滿蒙之間的通婚卻是常態。幾乎每1代皇帝都娶了蒙古妃子。應該說滿清後來的皇帝基本上都是滿矇混血。

滿人女子選秀之前絕對不能嫁人,更不能嫁給漢人男子,只有1種情況除外,那就是與蒙古貴族定親。

正是通過這樣的方式,滿蒙1家親,深入草原民心。

北方的草原從來沒有像滿清這樣安定。

長城在過去不論是軍事防禦還是經濟封鎖都起著1定的作用,但到了滿清,長城失去了它的作用。

滿清統治者為了能徹底讓蒙古王公心悅誠服地歸附,不僅通過政治聯姻的手段還毫不吝嗇地對蒙古王公實行賜爵封賞。尤其,在北京為蒙古王公賞賜府邸,為他們在北京長期居住提供了方便。很多蒙古王公不僅在北京的朝廷中擔任要職,還是自己部落的首領。

這樣,滿清統治者可以通過北京的蒙古王公間接控制蒙古各部落。對於在內外蒙古的王公,滿清統治者會定期在熱河行宮召見他們,與他們把酒言歡,行圍打獵,更重要的是封官授爵,賞賜豐厚。

雖然,滿清與這些蒙古王公做著“賠本的買賣”,但因為相安無事,滿清還是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聯姻和分封拉攏了王公貴族,統戰草原的另外1個方面是優待喇嘛,封爵活佛。

為了增加“雙保險”,滿清統治者不僅對掌握政權的蒙古王公極其友好,還對掌控宗教勢力的蒙古大活佛也是禮遇有加。

當時,漠北蒙古的宗教首領是哲布尊丹巴,漠南蒙古是章嘉活佛。

由於蒙古崇拜和信奉喇嘛教的普通人和僧眾相當多,所以宗教勢力相當大。

滿清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必須處理好與喇嘛的關係。

首先,滿清規定只要有喇嘛身份不僅可以免除徭役,還發薪俸。

由於,這1優待政策,蒙古1時間居然有3分之1的人出家做了喇嘛,不需要幹活還有錢糧拿,著實吸引了不少人。但喇嘛禁止成家,禁止生育,所以這也導致了蒙古的人口大為縮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