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刀 作品

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摘桃子

  所以更準確地說,劉清山的存在已經變成了一種社會現象,而淡化了他身上娛樂大眾的藝人效應。

  他是很獨特的存在,身上既有那些符合匡扶正義、前行的引路者的正面引導性的正能量東西,卻又不失有擔當的新生代華國年輕人形象特點。

  這樣的年輕人,“別人家孩子”的意味很濃烈,任何家長都不會反對自己的孩子去喜歡,去追求,也理所當然地會成為成年人學習的榜樣。

  此時的劉清山,對這些人在圍繞著自己產生各種聯想還是挺尷尬的,趕緊客氣了一番後抓緊離開。

  望著他走路都帶風的高大背影,隆曉清的口中還在意猶未盡:“看到了吧?哪一個年輕藝人有他這麼平易近人的做派?一點也不端著,見了誰都點頭哈腰地謙遜,但該強勢的時候對一切都無所畏懼,他在民間樹立起來的個人形象,早就超脫於海報跟炒作宣傳了,而且一直在腳踏實地的幹實事!”蘇丹小說網

  其他人都在不由自主地點著頭,顯然細細分析一下,都在覺得隆曉清所說的這些道理,均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下午的活動現場,如同上午一樣,還是在一種激奮、積極的氛圍當中進行的。

  它既像一個茶話會,又像一次業內專業人士的大集會,幾乎人人勇於發言,敢於上臺表演。

  當然這只是針對於這些跟傳統曲藝藝術有關的人士而言,或許他們更看重今天對自己是一次難得的表達機會。

  畢竟還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場合,會以他們這些有自身專業卻幾乎面臨無飯可吃的形勢窘迫的特殊群類為主的表達舞臺。

  之所以說它是舞臺,不僅是需要上臺表演,有國家媒體的攝像機拍著,還在於這個無可替代的發聲渠道的稀缺性。

  更不要忘了一點,他們這類人所從事的職業,在解放前屬於下九流,四五十年前屬於社會最底層,二三十年前屬於破四舊的主要對象,近些年又屬於被市場淘汰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

  它又是由民間口頭文學和歌唱藝術經過長期發展演變形成的,在傳承方面嚴重缺乏系統教育和發展的過了時的傳統曲藝文化。

  或者說它的“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社會地位是始終尷尬存在著的,隨著新媒體和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若再不被重視起來,被時代所遺忘幾乎是必然的。

  如今卻有了這麼一個可以展現自己的機會或者說是舞臺,他們當然只會是無怨無悔地全身心投入其中,除非你對自己所擁有的藝術傳承早就死了耐心和熱愛。

  況且這還不是簡單的民間藝術探討,無論劉清山的節目還是國視的重視背後,都有龐大的民眾關注基礎,遠遠不是近些年偶爾才有的乾打雷不下雨的所謂業內會議所能比擬的。

  但藝人們在付出空前積極性和熱情的同時,劉清山大部分時間並沒待在現場,而是把侯大師請到了一個房間內埋頭討論著。

  按照劉清山的節目設計,這兩期的內容之外,還會有大量的旁白式解說詞,目前就是給觀眾們普及這些民間即將面臨失傳的傳統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