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南德龍 作品

第580章 上市公司的估值

 關於一家企業的估值,有人需要融資,進入到這家企業的時候,總共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是已經上市了的公司,一種屬於沒有上市的公司。

 一家企業不管是否上市,想要給出一個合理的估值,是很難的一件事。

 因為這是一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事情,我們能做的,就是儘可能找到一種合理的估值方式,讓企業有一個相對公允的估值。

 只要是股民就知道,市盈率是一種常見的估值方法,市盈率的重要參考指標,就是公司的淨利潤。

 隨著科創板的推出,越來越多公司,出現了淨利潤是負的情況,此時的市盈率,就會失去意義,那麼該用什麼方法,來給公司估值呢?除了已經上市的公司以外,那些沒有上市的公司,又該如何確定估值呢?

 我們可以根據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用不同的估值方法來確定估值,一共有8種方法:

 第一、pe(市盈率)。pe=股價/年度每股淨利潤=市值/淨利潤。pe估值法,是上市公司比較常見的一個參考指標,也是投資者是否投資的主要參考指標。

 pe的高低,代表了企業賺到現在的市值,所需要的時間長短。如果pe=5,那麼則代表這家企業的淨利潤,按照上一財年的淨利潤計算,只需要5年,公司賺到的淨利潤之和,就等於公司現在的市值。如果pe=50,那麼公司則需要50年,才能賺到現在的市值。

 理論上來說,一家公司的pe越低,就越具有投資價值,因為這說明公司的淨利潤相對較高,而市值較低,公司估值整體處於被低估的狀態。

 可是現實中,投資者可能更喜歡估值較高的公司,甚至是淨利潤虧損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