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允鋒 作品

第143章 楊少保的武裝討薪計劃

 第143章 楊少保的武裝討薪計劃

 “所以這算什麼?

 京畿群賢喜迎奴隸制?

 讀了一輩子聖賢書就讀出個奴隸制?

 袞袞諸公無不懷念大元盛世?”

 春天裡忙碌的田野上,楊少保一臉的憤慨。

 當然,大家都知道他其實是惱羞成怒了。

 畢竟德州之戰後,大家都認為多爾袞沒有能力穩住後方,畢竟糧食矛盾真的沒法解決,這不是銀子多少的問題,有銀子沒地方買糧食有屁用。德州之戰後期,京城米價已經飆升到八兩一石,因為楊豐鎖斷運河再加上黃蜚堵了沿海,就連走私都沒辦法,畢竟北方走私也沒地方可走私。南方的確可以走私糧食給他們,但運輸沒法解決,糧食北運無非沿海走私和運河,那些晉商總不能用車子把糧食推到京城吧?

 甚至推都沒路。

 因為陸路商道剩下主要就是湖廣,也就是漢江北上到襄陽,或者轉入唐河北上賒旗店。

 這也是晉商經營的主要貿易線。

 但這時候敢走豫西運糧食北上,那唯一結果就是被饑民,土匪,潰兵當肥肉,別說糧食不會給留下,說不定連運糧食的商人都一起吃了。

 而無論圈地還是徵糧,都只能逼著北直隸士紳反抗。

 搞得山東士紳也心裡癢癢的。

 最終結果就是多爾袞獲得了士紳的認可。

 八荒鹹歌盛世啊!

 再想想朱家那些蟲豸們,簡直天壤之別啊!

 甚至北直隸大儒們都已經開始給這種制度做美化了。

 我大清盛世啊!

 讓李自成替崇禎發一份聖旨啊!

 至於由良人被迫變成奴隸的原本底層佃戶們……

 同樣也獲得八旗鐵桿莊稼的認可,新舊奴隸主們團結在攝政王周圍,一起過著騎在奴隸頭上為所欲為的快樂生活。

 三百萬兩銀子,兩百萬石米的橫財,還指望他呢,而且楊豐已經同意,這些錢糧到手後,銀子全部還給山東同善會,因為此前軍費是他們籌措,而且是以借款方式借給他充當軍費的。畢竟山東的稅收有限,突然多出的軍費開支除非加稅,否則只能由地方士紳攤派,而這是山東同善會負責,他們負責讓各地士紳出錢,然後把這筆錢借給楊豐和邱祖德。但有利息,雖然不高,但利息還是有的,不然士紳沒有掏錢動力,這也算是戰爭債券了,而現在這筆鉅款就得靠南京朝廷來解決了。

 得靠他從南方弄錢糧。

 畢竟他們還得指著楊豐彌補德州之戰的損失。

 而良田不會逃亡。

 所以剩下的也都可以獲得良田耕種了。

 楊豐和邱祖德可是朝廷的督撫,所以軍費這個理應由朝廷出。

 復古啊!

 王政復古。

 歷朝歷代除了朱元璋,有哪個統治者會在乎他們,自古都是與士大夫共天下,沒聽說與泥腿子共天下的,就這樣北直隸士紳一下子彷彿回到了大元盛世,甚至比大元盛世更快樂,畢竟大元盛世只是讓他們把佃戶變成農奴,而現在多爾袞直接讓他們把佃戶變成奴隸。

 當然,只是不滿。

 但誰也沒想到多爾袞祭出奴隸制後居然輕而易舉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各地士紳不反抗了,不但不反抗,反而幫著清軍鎮壓那些不願意做奴隸的刁民了。同樣隨著鎮壓造成的死亡和大量的逃亡,也達到了類似殺無糧人的效果,實際上也的確同時殺無糧人,總之糧食問題緩解了。畢竟人少了,原本不夠吃的糧食也就開始夠吃了,而奴隸莊園制也讓地方士紳可以最大限度壓榨,獲得儘可能多的餘糧,至於那些被壓榨的奴隸能逃亡的當然逃亡。

 雖然身份成了奴隸,遭受的壓榨更狠,但終究也能維持餓不死了。

 而朝廷……

 最近山東同善會對楊豐要擴大人口普查範圍的決定很不滿,畢竟在多爾袞搞奴隸制時候你還在逆潮流而動,這就未免有點過分了。

 皇帝陛下在西安行宮發出聖旨,由南京解送江南漕糧及稅銀到徐州,然後交薊遼總督楊少保充當軍費,剩下就是史可法會不會送這筆錢糧,或者說南京廷議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