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允鋒 作品

第142章 分崩離析的亂世

 第142章 分崩離析的亂世

 實際上楊豐剛出城,新一批偵騎就從西岸返回……

 多鐸在撤退。

 好歹也是個久經沙場的,哪怕多鐸沒有這頭腦,多爾袞也有。

 這種對峙最後的輸家只能是我大清。

 拖的越久輸的越慘。

 及時止損,收縮然後穩定內部尤其是聚草屯糧才是明智的,反正楊豐也沒能力反攻打回京城,而且這一戰同樣也讓多爾袞確認了,單純戰鬥力上,我大清依然是最強的。

 就是沒糧食。

 耗不起。

 所以他需要發展的時間。

 而是直接西撤,然後走運河上早就修好的幾座浮橋,這樣就等於放棄了在德州城南的阻截……

 但可惜他們只是耗材,我大清養不了那麼多鐵桿莊稼。

 當然,追擊多鐸的確很危險,但追擊德州城下的八旗漢軍炮灰就不一樣了。

 甚至不排除多鐸是故意引誘他追擊的。

 “列陣!”

 而在他身後已經補充恢復三千的扈從們舉著丈八長矛,隨著他的向前也催動戰馬,在春天的田野上踏出戰鼓般的馬蹄聲,然後一道道恍如移動城牆般的騎兵橫隊走出霧靄。對面潰敗中的八旗漢軍炮灰們,緊接著就發現了這片霧靄中的黑色,毫無戰心的他們也徹底陷入無序的潰逃。

 明軍過去很多失敗都是這樣分兵追擊造成的。

 雙方士兵戰鬥力差距太大。

 騎兵開始加速。

 畢竟讓這些新編的八旗漢軍炮灰損失慘重,也就讓北直隸那些地方豪強失去對抗多爾袞的倚仗,而且損失的兵力同樣相當於減丁,這也有利於他們內部的糧食供應。說到底這些新編八旗漢軍炮灰們對於我大清來說就是耗材,多爾袞只是迫於形勢,才把他們編入八旗漢軍的,但同樣現在的形勢下,他們不但不能保證忠心,反而會成為北直隸豪強對抗他徵糧圈地的倚仗,既然這樣那就坑死吧!

 小跑的戰馬踏出更密集的鼓聲。

 “降者免死!”

 既然這樣……

 搖身一變成了我大清鐵桿莊稼。

 此前多鐸在德州城北建立三座大營分別堵德州城北,新城北,碼頭,而他率領清軍主力繞過德州,然後在德州和新城以南到津期橋,沿馬頰河建立連營,靠著從碼頭向東繞過德州的陸路運輸補給,而物資倉庫和指揮部則設在被攻陷的恩縣城。

 跟著楊豐在陵縣以北渡過馬頰河的扈從騎兵,迅速在春天的平原上完成列陣。

 甚至他應該還是故意讓開這個方向讓楊豐順利北上。

 下一刻騎兵衝進了清軍中。

 清晨的霧靄中三千騎兵排出五列橫隊。

 多鐸就算撤退,也肯定是各部依次撤退,清軍也是百戰之餘,不會在撤退中犯錯誤的,所以就他手下的軍隊根本沒有追擊能力,如果不是這種結硬寨打呆仗的抱團戰術,分散野戰除了他的扈從還有金聲桓等人的少量家丁,剩下都會被清軍主力各個擊破。

 他也沒管那些炮灰的死活。

 他們也是清軍啊!

 德州。

 楊豐多少有些感慨地看著這兵敗如山倒的場面。

 只是哄著他們當炮灰而已。

 最終他們這邊由原本的部分士兵譁變直接失控變成整體的崩潰。

 “衝!”

 那就如他所願。

 緊接著楊豐的喊聲,通過大喇叭響徹平原。

 清晨的陽光中,楊豐看著正在崩潰中的清軍。

 馬背上騎兵放平了丈八長矛,在清軍的潰逃中直衝向前。

 但其撤退不是走這條路線。

 他手中鋸板刀向前一指。

 現在他們搖身一變成了清軍後也依然如此。

 緊接著他催動駱駝。

 不過楊豐也沒有下令追擊。

 而他們前方晨光下的平原上,無數已經剃髮的新編八旗漢軍炮灰們頂著金錢鼠尾,在毫無秩序地衝出軍營向北而逃,這些都是原本的北直隸團練雜牌官軍甚至京城軍戶,他們在清軍入關後幻想著從龍,紛紛喜迎王師,然後扭扭捏捏剃髮易服。

 這可是過去明軍的標配。

 左右都隱入霧靄。

 然後他們在持續三個月的德州之戰中被當炮灰填壕,忍受飢餓,甚至比過去在大明當兵時候還慘,每天都有大量餓死,最終在昨天忍無可忍選擇譁變逃亡,但沒想到多鐸根本不管他們,直接下令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