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一條小鹹魚 作品

第310章 桿秤和日晷

 說到製作稱重的秤,張偉首先就想到了稈秤,這個從小就出現在他記憶裡的東西。 

 桿秤是秤的一種,是利用槓桿原理來稱質量的簡易器具。 

 這種秤製作起來並不大複雜,而且攜帶和使用起來也比較方便,因此從古代一直流傳到現代。 

 張偉之前從未做過這種稈秤,但是他對於這種秤十分熟悉,於是就決定製作稈秤。 

 稈秤是由木製的帶有秤星的秤桿、金屬秤錘、提紐等組成。 

 張偉把自己記憶裡的稈秤的樣式,用炭筆在紙上畫了下來,於是就來到了工匠司。 

 經過兩天的相處,工匠司的工匠們此刻對於張偉的崇拜之情,已經無以言表。 

 眾人當初聽到神使大人,想要給部落裡的物品重量和長度,制定一個統一的標準,都特別的贊同和支持。 

 眾人聽到這個想法以後,先是表示支持,隨後就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知道如何去制定這個標準,如何讓這個標準用到日常生活中。 

 但還不等大家從尷尬的場面中走出來,就聽到一旁的神使大人,吩咐起大家。 

 大家雖然不知道,做這些東西的原理是什麼,但是大家還是對神使大人非常信任的,心裡想著只要按照他要求的做就行。 

 於是,在張偉的帶領下,眾人用了四天的時間,就成功統一了部落的長度單位和重量單位。 

 還不等大家從成功的喜悅中走出,神使大人就帶領大家制作了帶有刻度的直尺。 

 現在眾人見神使大人拿出來的草圖,立刻眼神一亮,然後期待和驚訝地望著那張設計圖。 

 “這個圖上畫的東西叫做稈秤,是一種方便大家秤重量的工具,以後大家可以用它秤重量,就像用直尺量尺寸一樣!” 

 張偉看到大家崇拜和期盼的眼光,隨即笑著解釋了起來。 

 “啊,神使大人,這太好了!” 

 大家能成為匠人,除了心靈手巧以外,智商也是非常高的。 

 聽到神使大人的話,立刻就明白了過來,以後部落有了這種東西,不論交換物品還是分發東西,就會更加公平公正。 

 張偉拿著自己手繪的結構圖,朝著眾人把稈的構造,以及各種配件的細節,包括設計原理都與眾人講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