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界 作品

第390章 河西節度使

河西節度使的轄區就只包括涼、甘、肅、瓜、沙這五個州。

 五代時,河西地為回鶻、党項分佔,唯有涼州、甘州、瓜州、沙州常遣使進貢。

 瓜沙二州是歸義軍轄地,中間有甘州隔開,只有涼州較靠近中原。

 後梁朱溫時曾以靈武節度使兼領河西節度,而觀察甘、肅、威等州。

 然而徒有其名,涼州人民自立守將。

 此時的涼州刺史,兼河西軍節度留後,是孫超。

 大唐宣宗時,朝廷用天平軍二千五百人守戍涼州。

 自從黃巢之亂以後,涼州被党項族隔斷,這兩千多人漸漸都死完了,孫超及城中之人都是他們的後代子孫。

 李繼岌問李過分:“現在有一個天大的功勞,就是辛苦一些。你願不願意去?”

 李過分也存了封侯拜將的心,當然願意去。

 李過分說道:“願意!但憑公子吩咐!”

 李繼岌:“你去西征,打通河西走廊,重建絲綢之路!

 如此事完成,你就做西北軍區的督軍!”

 李過分大喜!

 李繼岌又說道:“此去艱險,大漠數千裡,供給不可能及時到達。

 你要做好萬全準備!最好多找些嚮導,他們熟悉大漠中的水源、風向、道路。”

 李過分為了西北督軍的位置,豁出去了!

 看著旁邊眼紅心跳的武璋,李繼岌說道:“你是從太原文水來的,到現在也沒立大功。

 如今你去攻擊定難軍。攻佔之後,就駐紮此地,升你為軍長!”

 武璋大喜,這可比李過分遠去大漠好多了!

 定難節度使,又稱定難軍節度使、夏綏(銀)節度使,是唐朝在今西北地區設置的節度使。

 881年,党項首領拓跋思恭在此割據,是西夏王朝的前身。

 拓跋思恭因為替唐朝鎮壓黃巢起義被封為定難軍節度使,並賜姓為李。

 以後李家世代領有定難軍。

 定難節度使下轄夏州(治今陝西靖邊北)、宥州(治今內蒙古鄂托克旗)、銀州(治今陝西榆林)、綏州(治今陝西綏德)、靜州(治今陝西米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