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界 作品

第293章 江南的人口和土地

 按杜牧的意思,蘇州第一,杭州第二。 

 其次是越州,再次是潤州(江蘇鎮江)。 

 唐末混亂,運河一度被切斷,江南交通中心的地位就成為金陵,使得金陵重新興起。 

 因而,這個時代的江南富豪,主要集中於金陵、潤州、蘇州等地。 

 吳越國的建國者是董昌(846年-896年),杭州臨安。 

 董昌在唐朝時期最初隸屬本地團練,平定王郢之亂後被授予石鏡鎮將。 

 後來拜杭州刺史、義勝軍節度使、檢校右僕射。 

 895年,董昌在越州(紹興)自立為帝,國號大越羅平,改元順天。 

 吳越國開國君主錢鏐(Liu)少時迫於生計曾為私鹽販,後投軍後成為董昌的部校,後漸由偏將而升掌一州之兵。 

 他在剿滅地方叛臣的過程中,經過兩次杭越之戰佔有了兩浙之地。 

 896年,董昌稱帝,錢鏐強烈反對,無效。 

 錢鏐遂滅董昌,得越州。 

 907年,朱溫建後梁,始封錢鏐為吳越王。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錢氏王朝,佔據了兩浙十三州,成為江浙一帶頗有實力的割據者。 

 由於吳越定都杭州,偏安東南一隅,故而始終尊奉中原為正朔,梁朝封錢鏐為吳越國王、諸道兵馬都元帥。 

 在錢鏐統治吳越國的鼎盛時期,疆域包括今浙江省全境、江蘇省東南部(蘇州市)、上海市和福建省東北部(福州市)一帶,成為五代十國的十國之一。 

 錢鏐在內政建設上的主要成就體現在修築海塘和疏浚內湖上。 

 開平四年(910年),錢鏐動員大批勞力,修築錢塘江沿岸扞海石塘,用木樁把裝滿石塊的巨大石籠固定在江邊,形成堅固的海堤,保護了江邊農田不再受潮水侵蝕。 

 並且由於石塘具有蓄水作用,使得江邊農田得獲灌溉之利。 

 錢鏐設撩湖軍,開浚錢塘湖,得其遊覽、灌溉兩利,又引湖水為湧金池,與運河相通。 

 錢鏐還在太湖地區設"撩水軍"四部、七八千人,專門負責浚湖、築堤、疏浚河浦,使得蘇州、嘉興、長洲等地得享灌溉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