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喜 作品

第33章 進山搜捕

 (東伐就是每到冬天,大雪封山了,屯子裡的壯勞力都願意去林場打零工,一天掙的不老少,還能管飯,忙活到過年能攢個十來塊。) 

 正在幻想美好前途的陳林順手接過了劉勝男遞給自己的揹包,一把扛在了肩上,嘿嘿傻笑著。 

 “這他孃的土老帽,一根筋。老子話都說的那麼明白了還不知道幫老子拿上揹包,一幫泥腿子在前面走的飛快!活該一輩子窩在這山溝溝裡頭。” 

 劉勝男氣不打一處來,看著沒休息了幾分鐘又要趕路的四個人,心裡想道: 

 走了多半天山路,這幾個蠢貨也不知道攙著點自己,來這一趟圖啥?真是他孃的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媽的! 

 天黑前,五支隊伍全部到達小孤山的窩棚匯合點跟前。眾人忙著圍在一起烤火取暖,順便彙報沿途情況。 

 劉勝男掏出一個綠皮本本,從口袋裡拿出一隻鋼筆用力甩了甩,一本正經對著眾人說道: 

 “大夥辛苦了,這就是老百姓遇害的地方,我估計狼群很有可能在附近出沒。 

 我今晚定在這裡集合,也是想告訴大家組織的決心,只要是破壞人民生命財產的敵人,到哪他也跑不了。 

 大家都說說,沿途有什麼發現沒有?二組你們先說。” 

 一個滿臉胡茬的漢子咳嗽了兩聲,開口說道: 

 “報告劉書記,那啥,俺們走的是大西線,一路上沒發現動靜,除了見到幾隻山雀,松鼠外,連個狼毛也沒碰見,狗子們到是動靜挺大,但俺們想著先跟書記您匯合,就沒敢耽擱。” 

 漢子說完用胳膊捅了捅旁邊一人。 

 “那啥,你還有啥補充的沒?” 

 “說完了想起老子了,草!話都讓你說了,問俺幹啥!” 

 哈哈哈,眾人大笑道。 

 三組的走的是大東線,在陽坡上發現了獸群,十好幾只野豬,裡頭還有頭二三百斤的大卵狍子,也是著急趕路,沒有開槍。 

 四組是大柳屯的王來喜帶著倆兒子和劉營伍的倆民兵。 

 王來喜先是從背後的包裡掏出來三隻飛龍扔在地上,笑眯眯的開口說道: 

 “那啥書記,俺們在路上發現了一群飛龍,正好俺家小子帶著彈弓和沙噴子,運氣不錯,搞到三隻,晚上給大夥加個菜,鬧個飛龍湯。” 

 陳林看劉勝男收起小本本,探頭探腦的朝著地上的飛龍瞅來瞅去,一臉好奇,趕忙解釋道。 

 “書記,飛龍就是花尾榛雞,天上龍肉,地下驢肉裡的龍肉就說得是它,這可是古時候的供品,跟熊掌、林蛙、猴頭菇並稱咱大興安嶺的四大山珍。” 

 (飛龍,因為爪面有鱗片,很像龍爪,故名飛龍。體型很像鴿子,比家鴿稍大一點,雌雄成雙成對,形影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