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邵氏影業難賣

 狄虎聽後深感贊同。他知道易晚舟一直以來都對電影事業有著極高的追求和熱情。 

 這次回來,他不僅帶回了資金和資源,更帶回了對未來的規劃和期望。 

 送走了狄虎,易晚舟沒有回家。 

 他打算在公司裡隨便應付一晚,明天開始就加緊時間把《賭神》的後期給弄出來。 

 躺在便利床上,他想了很多。 

 易晚舟本來就沒打算將重心放在香江,自從他找到了回內地的渠道與關係之後,就想著要以香江的專業人才來激發內地的電影市場。 

 易晚舟一直有著宏大的視野和深遠的計劃。 

 香江,儘管在電影產業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但他從未打算將全部重心侷限於此。 

 他深知,內地有著更為廣闊的市場和潛力,只待有識之士去挖掘。 

 而當他成功地建立了與內地的聯繫和渠道後,他的這一想法更加堅定和清晰。 

 易晚舟想要做的,不僅僅是在香江取得成功,他更希望能夠將香江的專業人才和先進經驗引進到內地,為內地的電影市場注入新的活力和創意。 

 他明白,香江的電影產業之所以能夠繁榮發展,離不開那些敬業、專業、富有創意的電影人。 

 而這些人才,正是內地電影市場所急需的。 

 因此,易晚舟在經營義凌電影公司的同時,也一直在積極地尋找機會,與內地的電影人和機構建立聯繫。 

 他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搭建起一個連接香江和內地電影市場的橋樑,讓更多的專業人才能夠在這個平臺上交流和合作。 

 對於易晚舟來說,邵氏的困境反而成為了一個難得的機會。 

 他清楚地看到,邵氏雖然日落西山,但其豐富的資源和人才儲備仍然不容小覷。 

 如果能夠將這些資源和人才整合起來,注入到內地的電影市場中,那麼無疑將會產生巨大的化學反應。 

 當然,儘管易晚舟對內地電影市場抱有宏大的願景,但他也清楚地認識到,香江作為電影產業的重要橋堡,其地位和價值不容忽視。 

 香江不僅擁有相對寬鬆的創作環境,使得電影人可以觸及更廣泛的題材,而且其市場影響力也能覆蓋整個亞洲,甚至有機會打進西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