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小鐵 作品

第169章 至1158頁

 “啪”的一聲,她給了自己一記耳光,她不允許剛才產生的念頭與孫兒有任何關聯。 

 然而,第二天出門拎著偽裝好了的小布兜遛到一處僻靜巷子裡,見前後無人走動就迅速將它丟在了一個旮旯角落裡之後還是直奔反覆對她說過‘要防還是要防身邊人’的那位友人的住處而去。” 

 “如果你見到那封信的筆跡便會明白一切。”這句既保密又不保密的最後告白讓她悻悻告辭。 

 離開友人她便無處可去,紛亂讓她孤寂萬分,走進新華書店就在世界地圖前靜默盤算起了內心所思,直到打烊。 

 她在矛和盾、究與不究之間來回徘徊:既不忍看到傳宗接代的命脈在至險的邊緣等待她的簽字承辱成為現實,又害怕嘗試失敗不僅全盤皆輸身敗名裂也是在所難免。 

 “不行!”錯亂的理智最終還是佔據了上風,她要搶在已經不是未知的可怕到來之前親手把最最疼愛的孫兒拉回到自己的身邊,讓他好好的守時守妻地過上不與人爭、無痛無憂的‘幸福’生活,她不能愧對先人。此念一決便成了她至死不變的拼死一搏,再也沒了瞻前顧後的迴旋餘地,拯救孫兒的方式也就到了別無選擇的地步,她寧願這樣也不願他落得和溫科長有同樣的下場,她的這一歇斯底里的突發計劃從實質發展而言其實也是出於特定環境下的迫於無奈。 

 海波的辦公室裡此時只有他最為信任的下屬,“依照這些可以抓到現行嗎?”趙海波悄聲地問。 

 臉上除了皮便是骨的下屬轉動著賊溜溜的三角眼湊近他的耳邊說:“千真萬確!”“好!”趙海波一巴掌拍在自己的大腿上就得意的說道:“不要走漏半點風聲,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你我就可以名正言順去接他的班了,哈哈哈哈。”雖然笑出的聲音不大,也足已展示出了他的勃勃野心。 

 他的下屬跟屁蟲似的也“呵呵呵”地推波助瀾。 

 副市長的辦公室裡同樣出現了趙海波的親信,此人正唯唯諾諾地等待著指令。 

 “好一個忠於一切的傢伙竟敢暗算到了老孃的頭上,”靠造反起家的副市長如果穿的不是女裝、留的不是齊耳短髮,初次相見稱呼她一聲大哥的人相信一定不在少數。 

 只見她把一沓資料裝入皮包後接著又說:“你幹得不錯,繼續給我盯緊點,有什麼風吹草動的要及時彙報,等我越過正廳這道坎再收拾這個忘恩負義的傢伙。”“我明白了。” 

 女副市長的眼光在他的身上停留了一會故意說了半句又留了半句:“上次你推薦的那兩個男學生……”這位下屬趕緊低頭施禮:“請領導明示。”“這還用問嗎?留著必是禍患。”“是!不過,和他們一起來的那個女生…,”沒等他說完,副市長就不耐煩了:“一起辦了!”“是!我這就去辦。” 

 一週之內,市裡相繼發生了上吊、溺水、煤氣中毒三條命案。 

 到了蠅蟲亂舞的初夏季節,婭琴覺察出孫兒似乎比以前還要忙碌了,給他打去電話大多都是外出辦事,即使接聽了,不耐煩的情緒也很難掩飾乾淨。不僅如此,婭琴還從接線員那裡悟出到她們沒有原先那麼客氣,就連成為政工幹部的徐彩芹都稀罕地來到小院子看望她時也不再避諱的說:“好想他能回到在工廠裡時的那樣。” 

 刻不容緩!能讓她的腦袋形成笆斗的因素也加速了淤積在心中的迫切,她分析了可能促成毒菇生長的特定環境和氣候條件之後就帶上炒麵對鄰居們善意地謊稱是要去鄉下看望休養中的老戰友,還煞有介事地在給孫兒留下的字條中明示了一點:“……,他可能會對你的願望有所幫助……”便獨自一人踏上了去江南大山的征途。 

 幾經周折一無所獲,後經人指點,她又由南向西去了連接三省人煙稀少的群山懷抱。 

 車破路顛,幾乎快要將她這副老骨頭拆散以後方才到達。 

 這期間,是她的頑強毅力阻止了無數次面對無法忍受而衍生出那種知難而退的萌動,才獲取到了滿意的結果;經過三番五次的探尋,她終於在一位樸實的農婦帶領下在一片雜樹混生的林帶裡找到了與記憶中別無二樣的那種猩紅色半開合傘帽上佈滿白色點狀的如獲至寶。當下,那位農婦見她那種興奮模樣也是十分好奇的說:“原來你就是為這個跑這麼遠啊,我們這裡人都管它叫‘鬼麻子’,從來不去碰它,以後若是再需要它的話,說上名字,小孩都知道。” 

 瘦了一圈的趙婭琴老人為了掩人耳目特意買了一隻老母雞硬說是老同事讓她帶回來留著下蛋的,鄰居們便打趣她說:“下再多的蛋也補不了這趟的辛苦。”“瞧你現在這樣,都一把老骨頭了,就是吃上一頭豬也補不回來,往後啊,還是要好好地靜養才是”說這話的就是剛搬來不久的同齡相仿。 

 婭琴只得笑呵呵的回敬她們:“趁著身子骨還算硬朗,看上那麼一眼也就少了一分掛念嘛。” 

 當晚她就悄悄開始了她想象中的試驗,先是用細木棍沾上那麼一點液體攪拌在雞食裡放入現壘起來的雞窩洞口處,再把搗成暗紫色的混合漿汁小心翼翼地倒入空酒瓶中,密封完好後就把瀝乾後的石臼連同石硾一起丟進了外面的垃圾池,這才懷著忐忑的期待進入了不認為是久違的夢鄉,儘管她一覺醒來已經過了上午九點。 

 一個多月下來,在不斷增加液體量的狀態下也沒見老母雞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也許每個人遇到這樣的現象都會失去耐心,而她沒有,她開始懷疑起採摘的菇子具不具有那種功效,於是她便直接倒入約有半酒盅的液體混在了相同量的雞食盆內。悶熱的六月天,到了傍晚院子裡就會有說不完的話,鄰家大兒子一家喜歡把涼床搬到朝南沿街的人行道上納涼,時不時也會來到院子裡湊個熱鬧,小兒子和小女兒則各佔一方串風的二樓隔間,聽到樓下說到有趣時就會倚著欄杆探出半個身子參與搭訕,這時候喜歡和奶奶在一起的小孫女就會說:“你們下來呀,和大家在一起說話該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