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 作品

第238章 民族英雄錄第二部(十一)

 擢建雄軍節度使,侍衛都虞候,長期守代州抵禦遼朝的侵擾,屢立戰功時稱“劉無敵”。

 太平興國四年,宋太宗趙炅親率大軍圍攻太原,楊業隨北漢主降宋。

 楊業為左領軍衛大將軍,鄭州防禦使。

 後任知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部署,次年,在雁門關之戰大破遼軍,殺其節度使駙馬侍中蕭咄李,生擒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海。

 雍熙三年,遼朝兵勢甚盛。楊業提出一個可保萬全的作戰計劃,遭到潘美和王侁等人的反對及誣衊,被迫冒險迎敵。

 不久聽到楊業兵敗的消息,非但不前去援救反而帶兵逃跑。

 楊業見無援兵,只得再率部下力戰,最後因坐騎重傷不能行走被俘,最後絕食三日而死。

 在演義中,陪宋主赴雙龍會,大戰金沙灘,七子去六子還,六子指的是楊六郎楊延昭,僅他一人活下來。

 演義中說令公楊業力戰遼軍,最後撞死於李寧碑。遼國收其屍,置塔中以五行之術鎮其英魂。

 《宋史》中評價楊業說道:“業不知書,忠烈武勇,有智謀,練習攻戰,與士卒同甘苦,威震三關。”

 在山西省代縣城有一座古老的鐘鼓樓,上懸掛著“聲聞四達”“威震三關”兩塊巨大的題匾。

 傳說這是人們為紀念楊家將不朽功勳,流傳至今的一處珍貴遺蹟。

 民間還有流傳楊業的愛情故事,也就是其妻子佘賽花的傳奇人生。

 在民間故事中,倆人相識是比武招親,也有版本講佘賽花是山寨的寨主。

 在真實的歷史上,楊業之妻的確是叫折賽花,其父是折家軍的將軍,將門之女。

 因為“折”與“佘”在文字語言中屬於同音不同字,傳著傳著,折姓變佘姓,也就是後世所熟知的佘賽花,佘老太君,楊家主母,楊家兒郎的母親。

 佘賽花也是一位巾幗不讓鬚眉的女英雄,在演義中夫亡,七子僅剩下一子時帶領楊家將抗擊遼國與西夏。

 又有了十二寡婦徵西的故事,總之楊門女將與楊家兒郎滿門英烈。

 有忠必然有奸,故事也自然不少不了反派人物。那些與楊家將為敵的人如龐太師,潘仁美等。

 潘仁美角色原型是大宋將領潘美,潘美成了演義中的潘仁美,一個殘害忠良的囯丈,潘娘娘成了蠱惑君王助紂為虐,盡饞言的妖妃。

 故事演義非歷史,正史中楊業作出了哪些貢獻呢?

 楊業初為北漢將領,屢立戰功。官至建雄軍節度使,歸宋之後治軍嚴明,整飭所部。針對邊地及遼軍作戰特點悉心鑽研戰法,親臨教場,嚴格督教。

 次年,遼軍十萬攻雁門關。楊業率精騎迂迴至關北與宋軍主力南北夾擊,殺遼將蕭咄李,俘都指揮使李重誨,大獲全勝。

 雍熙三年,宋軍分三路攻契丹。楊業任雲應路行營副都部署與都部署潘美,監軍王侁率軍出雁門關。

 連克寰,朔,應,雲等州。後因東路軍在岐溝關潰敗,契丹軍乘勝西進,復佔寰州。楊業奉命與潘美掩護四州民眾南撤。

 力主避敵鋒銳,分兵誘其向東。設伏阻扼契丹軍南下,保障民眾轉移。

 潘美,王侁不納其策,強令趨朔州迎戰契丹軍。楊業知此戰必敗,臨行前約潘美在陳家谷口接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