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 作品

笫231章民族英雄錄第二部(四)

 2怛羅斯之戰是唐朝安西都護府的軍隊與阿拉伯帝國的穆斯林中亞諸國聯軍在怛羅斯相遇而導致的戰役。

 對於唐軍在怛羅斯之戰中失敗的原因學界也有所爭議:

 唐將高仙芝在怛邏斯戰敗並不是由於大食的強盛而是因為西域各國的倒戈。

 高仙芝軍隊與阿拉伯軍交戰打成平手,阿拉伯重金收買葛邏祿,葛邏祿突然反叛與阿拉伯軍夾擊唐軍導致唐軍戰敗。

 怛羅斯之戰發生時間在天寶十年,高仙芝軍隊由數千唐軍與幾萬多葛邏祿軍,拔漢那軍組成。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六記載高仙芝軍隊數量為3萬人,深入與敵人作戰最後有數千唐軍返回安西主要減員數量是投敵的葛邏祿軍與損失的拔汗那軍。

 怛羅斯之戰後第二年,安西唐軍在駐守安西各地的情況下還能分兵遠征,大勝吐蕃,攻佔吐蕃戰略要地大勃律。

 阿拉伯立即派人求和於唐朝,也說明怛羅斯之戰唐軍的損失很小,安西唐軍的實力沒有被怛羅斯之戰削弱,唐朝並未因怛羅斯之戰而丟失西域。

 約公元790年,唐朝才失去西域,唐朝最後退出中亞爭奪的根本原因並不是怛羅斯之敗而是安史之亂。

 怛羅斯之戰葛邏祿突然叛變,導致唐軍失利,這是阿拉伯與大唐幾次邊境衝突中唯一一次打勝安西軍。

 歷史學家指出怛羅斯之戰只是一場遭遇戰,怛羅斯之戰對唐與大食的關係沒有顯著影響。

 戰後,唐朝仍然控制西域並且繼續擴張。此戰,對唐朝,阿拉伯雙方的疆域幾乎沒有影響。

 高仙芝由於滅了石國,屠城和掠奪,石國有一位王子逃到大食國言大唐高仙芝言而無信故請大食出兵。

 而大食國與大唐為了爭奪中亞控制權,兩國之戰是必然的。

 也幸虧是天寶十年發生怛羅斯之戰,唐軍雖敗,卻成功阻止了阿拉伯大食國擴張。

 如果發生在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之時,那麼後果不堪設想,大唐有亡國之危。

 而安史之亂髮生,封常清與高仙芝退守潼關,只要守住,安史之亂早就平定了。

 可惜,宦官邊令城誣陷高仙芝,封常清,唐玄宗李隆基昏饋至極,聽信讒言而冤殺兩將。

 至於高句麗,在這裡順便強調一下,一個無可辯駁的歷史事實,它不來不是一個國家而是地方割據勢力,從歷史和法理上都不是國家。

 只能講自周朝以來搞分封,導致的惡果,加上歷代王朝帝王將相對歷史的無知和對華夏民族不負責任的態度,才會被無知者曲解更是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

 天幕介紹完高仙芝,以古人的智慧猜也能猜到後面大唐王朝的瓜不會少。

 萬界之中,恐怕唐朝的皇帝們心裡如針扎一樣,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武周女帝看完後怒火沖天,幾乎同時要求聯線。

 而武珊珊與林楓經雙系統提示,互相看了一眼,秒懂對方想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