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 作品

第120章 十大千古罪人1

 清緬戰爭,年冬緬甸入侵中國雲南普洱地區。公元1762年是清軍自衛反擊為開端。

 圍繞中緬邊境地區的領土控制權發生的一場戰爭,是清緬戰爭從邊境土司小衝突開始的。

 公元1769年11月以緬甸稱臣納貢收場月以緬甸稱臣納貢收場。

 戰役中,清軍統帥明瑞率領十萬清軍大破緬軍攻到緬甸首都阿瓦附近。

 但在緬軍大規模的堅壁清野下,清軍糧盡退走。

 遭到緬軍數萬主力包圍,緬軍出動主力三萬餘士兵還有數百法國兵,依然是緬甸兵力佔優但雙方野戰能力有一定差距。

 清軍趁夜色沿小路撤退,為保大軍順利撤退,統帥明瑞,扎拉豐,阿觀音保讓大軍先走,率數百八旗兵拼死殿後皆殉國。

 清軍萬餘官兵及傷病員和體弱文官都得順利撤退,緬軍懼怕明瑞,不知明瑞殉國,多次乞降乾隆不許。

 此役清軍雖取得了緬甸的臣服,收復了萬曆年間被緬甸掠奪的孟養,木邦,蠻暮等土司。

 但清軍損失慘重,此戰造成東南亞一大變局,緬甸中南半島霸主地位被大幅削弱,暹羅因此而復國。

 真正讓乾隆被後世罵成千古罪人的原因,是其推行的閉關鎖國,禁海,沒有通商貿易。

 乾隆與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是筆友,有書信往來。

 法國發生資產階級推動下的大革命,提出:自由,民主,博愛,平等為口號,對象徵**獨裁的巴士地獄的監獄發起進攻。

 不久大革命席捲整個法國,路易十六國王被送上了斷頭臺。

 這件事觸動了乾隆,他不但沒有從法國大革命背後的原因引以為戒,反而變本加厲控制國內一切。

 錯誤的認為只要閉關鎖國,隔絕與西方來往,就能鞏固其地位,**獨裁也達到了極盛。

 這直接導致原本已經落後於西方工業革命的清朝,差距更大,也更加落後於西方。

 當英國使團前來進行貿易洽談,還為了一個靖見之事,雙方發生爭執。

 清朝要求使團成員覲見乾隆時雙膝下跪,而遭到使團拒絕,認為汙辱了英國和他們的國王。

 最後雙方各退一步,英使團拜見時,行單膝下跪行西方騎士禮。

 在西方騎士最高禮儀便是單膝下跪,以示對君王的忠誠。

 會談中,乾隆拒絕了英國使團有損國家主權的無理要求。

 英國商人還給乾隆贈送了蒸汽機模型,乾隆當作奇巧淫技,根本不予重視。

 這個愚蠢到極致的行為,導致華夏在1840年起蒙受長達一百多年的恥辱。

 故愛新覺羅弘曆評為十大千古罪人第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