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 作品

第120章 十大千古罪人1

 在滿清統治的二百六十四年間,有記錄的,大規模起義有白蓮教,在乾隆年間至清嘉慶皇帝年間。

 晚清更多,如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反抗英國侵略者的鬥爭。

 最大規模的便是太平天國運動,其次是義和團運動和捻軍起義。

 因為規模太大,持續的時間較長,造成近2萬萬人直接或間接死亡和歷史意義而被記錄下來。

 乾隆還特別喜歡字畫和作詩,但凡經過其手的歷史名畫,均遭到其毒手。

 不僅在畫上蓋章,還提詩,直接造成原本藝術價值極高甚至是國寶級的畫作其價值大打折扣。

 有些畫作原本價值不菲,如明代唐伯虎的真跡,變得一文不值。

 一幅畫蓋章少則十幾個,多的達上百個,只要畫作上有空白處全讓他蓋章蓋滿。

 至於寫詩更是一個笑話,寫了幾萬首詩,全都是沒有任何價值的。

 唯一一首詩是進入小學課文中,也只是當作笑話來談。

 【 飛 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

 兩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

 飛入梅花都不見。

 或(飛入蘆花都不見。)

 乾隆帝曾自我總結一生,自詡為十全老人,十全武功。

 按照乾隆自己說的是:

 “十功者,平準噶爾二,定回部一,打金川為二,靖臺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爾喀降合為十。”

 關於乾隆最主要的三項批評就是“文字獄”,閉關鎖國和放任**。

 乾隆的人物表現說白了就是一個翻版的隋煬帝,好大喜功,主觀武斷,多愁善感,沉溺兒女情長。

 並常常受到後宮大臣和平頭老百姓的愚弄。

 乾隆借編纂【四庫全書】大肆銷燬反清著作並由此帶來擴大化的文字獄,開文化暴政之先河。

 所謂大小金川戰役,緬甸戰役更是個笑話和恥辱,乾隆非但不反思,還當成十功之一,大書特書。

 清乾隆時期的大小金川戰役:得失與戰損清乾隆時期,大小金川戰役是一場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戰役。這場戰役發生在乾隆二十五年(176年),是清朝與西藏軍隊之間的一次激烈交戰。戰役的結果對於雙方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他任命因徵苗建功的張廣泗代替慶復為川陝總督,負責進攻大金川毀穴焚巢一舉消滅。

 乾隆十三年四月,清朝派遣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訥親經略軍務前往金川參戰。

 六月訥親抵達前線後,率軍攻打臘嶺,總兵買國良署總兵任舉中槍陣亡副將唐開中受傷進攻失敗。小小的大金川總人口不到一萬。

 士兵只有3000人,8萬清軍圍攻了兩年卻不能戰勝。

 歷時四年半的大小金川之戰終告結束,鈕祜祿訥親陣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