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 作品

第111章 十大帝王(十七)

 趙軍則在大將軍李牧,副將司馬尚指揮下,繼續對秦軍作戰,

 秦軍雖經苦戰但勝負未分。

 秦王政和他的謀臣認為秦兩次伐趙,均被李牧所阻,都深感秦兵聞李牧之名而奪氣。

 既然在軍事上無法取勝,遂改用反間計,花費重金收買趙王遷寵臣郭開。

 郭開在趙王遷面前誣衊李牧,司馬尚企圖謀反,趙王遷聽信讒言,罷免了李牧司馬尚。

 改任趙蔥,顏聚為趙軍統帥並錯誤地將李牧殺掉。

 趙王遷誤中秦國的反間計,錯殺李牧自毀長城,為秦滅趙鋪平了道路,秦國攻下邯鄲趙國滅亡。

 公子嘉逃到代地稱王是為代王,秦將王賁攻下代城公子嘉自殺,建國250多年的趙國最終滅亡。

 秦王政二十二年,魏王假三年,秦派兵進攻魏國首都大梁,秦戰地統帥王賁認為大梁城垣堅固很難在短期內攻拔。

 於是引黃河,鴻溝之水衝灌大梁城,三個月後,城垣崩塌魏王假出降被王賁所殺,魏國滅亡,秦以其地建為東郡。

 秦國並韓滅趙,破燕滅魏後,緊接著大舉進攻楚國。

 在滅趙的過程中,秦國大軍已兵臨燕國邊境,燕王喜惶惶不可終日,眼見秦國掃平三晉,就要向自己殺來卻無計可施。

 燕太子丹最終想出了孤注一擲的暗殺行動即歷史上有名的荊軻刺秦王,時值前227刺殺行動最終失敗。

 “風嘯嘯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燕太子丹在易水河畔為荊苛送行,唱出了一首歌。

 至於荊苛是英雄還是跳樑小醜,並不重要。

 可悲的是看不到華夏走向大一統的歷史趨勢,失敗也是必然的。

 但是秦王政差一點死於荊軻的匕首下,他深恨燕國,立即增兵大舉進攻燕國。

 公元前226年,秦軍攻下燕都薊,燕王喜與太子丹逃亡遼東郡,秦將李信率領秦軍數千人窮追太子丹至衍水。

 太子丹因潛伏於水中倖免於難,燕王喜經過權衡利害關係,後來派人殺掉太子丹將其首級獻給秦國,想以此求得休戰,保住燕國不亡。

 燕王喜逃到遼東以後,秦軍主力就調往南線進攻楚國。

 秦王政二十五年,王賁奉命攻伐燕國在遼東的殘餘勢力,俘獲燕王喜燕國徹底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