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 作品

第111章 十大帝王(十七)

 秦王政採納了尉繚破六國合縱的策略,“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

 從內部分化瓦解敵國,二是繼承歷代遠交近攻政策,確定了先弱後強,先近後遠的具體戰略步驟。

 李斯建議先攻韓趙,趙舉則韓亡,韓亡則荊魏不能獨立,荊魏不能獨立則是一舉而壞韓蠹魏,拔荊東以弱齊燕。

 秦在發動攻趙之前,即以李斯以間諜挑撥活動,挑起燕趙兩國之間的戰爭。

 待燕趙戰起秦國即藉口援燕抗趙開始對趙進攻

 秦軍從西面西北面南面三路攻趙但把進攻的重點指向趙國南部以陷趙軍於兩面作戰腹背受敵的困境

 秦王政十一年冬,燕趙兩國正在酣戰之際,秦派王翦率軍進攻太行山之戰略要地閼,與使這個早為秦國垂涎的戰略要地一舉被秦拔除。

 從而打開了從西面進攻邯鄲的通道。

 秦楊端和軍進攻韓陽,也順利攻克,這樣邯鄲的西北方向失去了屏障,秦桓齮軍從南陽出發攻佔鄴邑所屬之安陽。

 至此秦軍已推進到邯鄲之南,僅與趙都邯鄲相隔一條漳水和少數城邑。

 各路秦軍雖有各路秦軍雖有30萬,兩軍於平陽展開交戰趙軍被擊破被斬首萬人

 趙將扈輒戰死,趙王啟用北部邊疆名將李牧為統帥,李牧率趙軍同秦軍交戰於宜安肥下地區,給秦軍幾乎全軍覆沒的沉重打擊,只有秦將桓齮帶領少數護衛突圍逃走。

 秦王政十七年,秦為徹底滅韓,派內史騰率兵再度對韓進攻。韓王安九年,秦為徹底滅韓,派內史騰率兵再度對韓進攻,韓無力抵抗。內史騰指揮秦軍攻克韓都俘虜韓王安。

 把所得韓地改建為潁川郡,六國之中韓國最先滅亡。

 這是秦王掃**,統一天下的第一步,下一步便是趙國。

 秦王政十五年,趙王遷四年,秦又出動南北兩路大軍攻趙。

 趙軍統帥李牧採取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策略,先打擊北面來犯的秦軍,取勝後再攻擊南面的秦軍。

 李牧指揮的趙軍機動靈活,風馳電掣,先給進攻番吾的秦軍以沉重打擊,跟蹤追擊驅逐秦軍退出趙境。

 李牧立即回師南進,聲勢所及銳不可當,漳河沿岸秦軍聞訊不戰而走,上黨等地秦軍也紛紛撤退,不敢應戰,第三次大舉進攻失敗。

 秦王政十八年,秦國再次大舉進攻趙國,王翦統率上地士卒攻下井陘,楊端和統率河內士卒,羌瘣也率軍攻打趙國,楊端和圍攻邯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