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聽雨 作品

第1185章 百姓愚昧才好管

 官塾不用說,由朝廷興建官塾,比如國學閣,然後延請名家作先生來授業。

 在地方上,也有地方官塾,都是類似的操作。

 只不過和陳言的方案區別在於要收學銀,而且因為所請的先生都是業界一流人才,所以學銀更貴。

 而私塾則是由一些飽學之士自己開設,只要在官衙入個冊,便可開塾招生,進行教學。

 但無論是官、私兩塾哪一種,其先生不說都是學問精深,至少也是飽讀詩書。

 可是,這種人乃是少數,所以官塾和私塾的數量一直上不去,自然能接受教育的孩童就少。

 若照陳言的法子,再加設大規模的學塾,這方面的問題更是會加劇。

 青山縣當初也有這樣的問題,但陳言連個猶豫都不帶,短時間內便將這問題解決了。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傳承先輩積累下來的經驗、技藝、文化等。”

 “而識字寫字,則只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做的鋪墊。”

 “故而教育其實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學懂文字,二是學習知識。”

 “而今大周普遍都是二者合一,讓先生做這兩件事,所以可說其實是浪費了人才。”

 “就好比讓鄭大儒或者通儒夫人去教白丁識字,白白浪費了他們。”

 “他們的能力,該用在第二部分,方可人盡其用。”

 “所以臣當初在青山縣開設官塾,先找來一些文士,將大周常用文字按使用的頻度來進行劃分。”

 “再從其中摘選了二千個最常用的文字,列出‘常用文字表’。”

 “再由縣衙負責大量招募能夠識字寫字之人,只要他們能盡識此表中的文字即可,無論有無學問均可。”

 “然後給僱銀,請他們做先生來教人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