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雪芽 作品

二百二十五 抬閣

 陸羽見狀,終於頷首:“汝之心性、技藝與體悟,均已達我所求。我收你為徒。”

 於是,卓老三正式成為陸羽門下弟子。

 陸羽將卓老三正式領進白苑那天,白茶看到卓老三發出了一聲驚呼:“怎麼是你?”

 陸羽這才知道白茶和卓老三早就認識,又從白茶那裡知道卓老三如何為父尋藥,深入虎穴,如何信手承諾,以身飼虎……對卓老三更加刮目相看。

 孝順、講承諾、勤快……這些好品質都是茶人所必須的。

 陸羽決定好好調教卓老三。

 而白茶卻領著陸羽去白苑後院查看三棵茶樹,讓陸羽查驗這幾棵茶樹的品質。

 只見三棵白茶樹獨立。其姿俊逸,蒼勁有力;葉片狹長,若劍若帶,綠中透銀,波光粼粼。白毫如霜,點綴其間,愈顯其高潔絕塵。枝繁葉茂間,茶芽嫩綠如玉,含蓄苞待放,似絕世佳人,亭亭玉立於藍天碧水之間。

 陸羽仔細查看這幾棵白茶樹的葉芽,忍不住叫絕,問白茶這幾棵白茶樹是從哪裡移植來的。

 白茶說多虧卓老三幫著找到這三棵高山荒野中生長的白茶樹。

 “高山之上,雲霧繚繞間,白茶樹紮根岩石,吸納天地精華。其葉自嫩綠至深翠,皆透著自然清新之氣。天寒葉不凋,抵風霜雪雨,故其茶含有獨特高山香。白毫如霜,乃茶葉上細毛,為天然屏障,護葉於寒露之中。此毫不僅保其溫,亦使成茶銀裝素裹,更顯尊貴。高山之地,日夜溫差大,茶樹生長緩慢,故能聚天地靈氣,匯日月精華。所製成茶,香氣清雅,滋味甘醇,回味悠長。真可謂‘高山雲霧出好茶’。”

 陸羽十分贊同白茶的判斷,當即決定要在高山上種植白茶樹。

 白茶也祝賀陸羽得到卓老三這樣的好徒弟。

 ……

 一年一度元宵佳節,家家戶戶燈火輝煌,如同白晝。市井中燈籠高懸,色彩斑斕,繪著山河美景與傳奇故事,人們穿行其間,笑語喧譁。

 望海里文人墨客,或群聚一堂,品茗對詩,以燈

謎相娛;或手持彩燈,遊走於街巷之中,賞月觀星,尋找那一年一度的“元宵神燈”。

 富貴人家則在府邸內舉辦盛宴,請來樂工演奏,歌聲琴韻,舞姿曼妙。各式表演紛呈,雜技、魔術、皮影戲等,皆為歡慶助力。而孩童們最喜提燈遊行,揮舞著兔兒爺、魚兒、蓮花等各種形狀的彩燈,嬉笑打鬧,樂趣無窮。

 在望海里有一種民俗叫鐵枝,又叫抬閣,即肩扛之閣樓也。

 每逢佳節或廟會,人們便以抬閣為慶典添彩。其製作過程繁複細緻,需眾人合力,始成一作。

 首先選材要精,多以竹木為主,因其質輕易得,且堅韌耐用。匠人根據設計圖樣,將材料鋸割成形,或方或圓,或長或短,各按其位。繼之,以榫卯結構緊密連接,無需一釘一錘,卻能穩固如山。此乃傳統木工之精髓,考驗匠人巧思與經驗。

 其次裝飾亦不可忽視。裱糊彩紙,繪畫金碧輝煌之圖案,龍鳳、花鳥、山水、人物,皆細緻入微。每一筆每一線,均需匠心獨運,確保圖案生動而富有立體感。此外,還點綴以珠寶玉石,琉璃鏡片,增添華麗貴氣。

 最後步驟為裝置鐵環或繩索,以便抬運。環繩堅固,使得閣樓在肩扛之中穩如磐石,不搖不晃。

 抬閣製作既畢,還需眾人共抬。屆時,鼓樂喧天,鞭炮齊鳴,人們肩扛著閣樓行進於街頭巷尾,爭奇鬥豔,歡聲笑語。

 陸羽和白茶帶領眾人下山去看抬閣,姚四娘子來自長安京城,從來沒看見過這樣的民俗,自然好奇不已。

 可是樂極生悲,竟和眾人走散,在人流中又被幾個歹徒強行用麻袋套了揹走……

 最早發現姚四娘子不見的,是卓老三。

 姚四娘子說想吃糖葫蘆,卓老三去買,等他買了糖葫蘆回來,姚四娘子已不知去向,而卓老三被人流撞得東倒西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