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銘情 作品

外篇:塞麗娜的日記(11)

日記時間:水滸靈域世界(68號人工智能)1129年1月20

 

負責人姓名:塞麗娜(月光)

 

具體工作內容:

 

最早提出“蟲洞”概念的是原始時空的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拉姆”,而後“愛因斯坦”與“納森·羅森”利用廣義相對論在前者的基礎上進行深化,使用“基本粒子模型”表述了連接兩個不同時空點、或者說區域的橋樑,俗稱“愛因斯坦羅森”橋。

 

物理學家惠勒最終把這種時空橋定名為“蟲洞”,起初蟲洞被認為是不可通行的,後來莫里斯、索恩、霍金等偉大的科學家又在此基礎上演化提出新的概念,例如“洛倫茲蟲洞”和“磁蟲洞(歐幾里得蟲洞)”。

 

“洛倫茲蟲洞”就是科幻電影或者小說提到的“時空隧道”,它可以長期且穩定地存在於空間,兩端能夠連接不同的宇宙時空,也能夠連接同一個宇宙時空的兩片不同區域,甚至穿越時間回到過去。

 

“磁蟲洞”屬於短時間存在的蟲洞,例如很多科幻小說或電影裡出現過的那種“突然打開,又很快關閉”的“時空隧道”,如果不好理解,想象成奇幻小說的“瞬移魔法陣”和“穿越時間魔法陣”也勉強可以。

 

通行蟲洞的難題有很多,按照原始時空20世紀的認知,那麼其一是怎麼找到天然的蟲洞或者搭建人工蟲洞,其二是蟲洞有強大到離譜的作用力,如果單純依靠“卡西米爾效應”有可能產生的“負能量區域”,那麼穿越蟲洞屬於“基本不可能”到“完全不可能”之間。

 

現時空的數學和物理已經取得大幅突破,再加我們從暗能量和暗物質裡發現的“奇異能量”和“暗粒子物質”,我們便有足夠的把握抵消這種作用力,並且搭建起一個能夠供人自由通行的穩定通道。

 

自從上個月偶然造出“人工蟲洞”以後,我基本都待在後山的宇宙弦基地,協助數學部和物理學部的同事制定抵消“蟲洞作用力”的具體方式,而且已經在今天上午形成定案,但執行又是一個非常大的麻煩。

 

目前出現的“人工蟲洞”非常小,完全與“20世紀的真實科學理論”相違背,如同科幻小說劇情裡那樣,它只有狗洞大小,不可能允許很多人通過,更不用說我們的戰鬥裝備、儀器設備和機甲戰車之類的東西,如果要執行方案,我們就必須促使蟲洞邊緣的“弦粒子”再度震動,使其達到當初出現人工蟲洞時的頻率,簡單的說就是擴大蟲洞。

 

問題在於擴大蟲洞之後的風險係數將以幾何倍數增加,我們無法確保蟲洞會不會發生某種我們不能理解的異變,假如……我是說假如它擴大以後突然失控該怎麼辦?會不會演變成黑洞或白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