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銘情 作品

第319章 執子之手

克勞德大主教是一位虔誠、善良而且博學的光明信徒,深悉神學的他證明了趙不凡沒有更改過任何書籍或文化,又因為大多數民眾缺乏知識基礎,誰都無法在短期內給他們講明白神學的內涵,或者說信仰的起源和差異,所以克勞德大主教選擇親自為趙不凡擔保,表示他早就已經是虔誠的光明信徒。

 

隨後拉奧迪賽迎來一場血腥的清洗,凡是參與這件事,並且在利特主教那裡收取過利益的人通通都被處死,不管是什麼身份,也不管是什麼原因,而且餘怒未消的趙不凡決定在城邦各地興建一百所基礎學校,實行免費入學,所需資金和資源全部由總督府提供。

 

雖然這個決策會給財政帶來巨大壓力,但心有餘悸的城邦官員們沒有反對,也沒有人敢反對。

 

很多臨近畢業的拉奧迪賽學生被拉來承擔這項重任,趙不凡親自把他們召集起來做思想工作,叮囑他們要有序開展歷史、思想、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傳播,進一步推動和普及文藝復興,開闊拉奧迪賽民眾的眼界和沉澱基礎知識,不說探索和發展,至少要先擺脫普遍的愚昧和無知。

 

大半年之後,遠在亞平寧半島的查理、羅爾夫和雷德同樣開始跟著學,他們不僅大量開辦學校,還給所有傳播知識和文化的人提供優待,例如減少部分相關產品的稅收和支持建立相關產業。

 

十二世紀初的這場文藝復興自此不再侷限於貴族和富人,它漸漸開始向底層民眾滲透,而且它極大地拓展了商業市場,繪畫工具,雕刻工具、藝術品、書籍、樂器……大量新需求和新商品開始出現,地中海的經濟發展彷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快,拉奧迪賽大學甚至興建起地中海第一家報社和地中海最大的藝術展演廳,簽約培養了很多優秀的吟遊詩人、舞蹈團體和戲劇表演家。

 

文化的傳承和突破推動了民眾的思想進步,思想的進步推動了技術的發展,技術的發展帶來經濟的突破,經濟的突破又為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奠定條件。

 

拉奧迪賽、熱那亞、比薩和威尼斯迅速成為地中海人口最稠密的國度,也是最富有的國度,伴隨而來的還有軍力的強盛。

 

神賜的總督裡洛、神賜的公主尤西亞、天堂爵士查理、光明聖騎士羅爾夫、米迦勒之光萊翁、無冕之王雷德……六個奇怪的稱號已經不只是在部分地區傳播,而是響遍整片歐羅巴大陸,甚至連法蒂瑪帝國、阿伯帝國和塞爾柱帝國的民眾都在偷偷講述他們的故事。

 

1139年1月,離開大宋已經有17年的趙不凡不顧所有人阻攔,毅然辭去了總督職務,坐鎮奇裡乞亞的萊翁被迫回到拉奧迪賽擔任第三任總督。

 

拉奧迪賽的官員和民眾認為趙不凡是在計較當年的事,慌忙在港口附近的大廣場修建起兩座巨大的雕像,左側是穿著寬袍和作戰靴的趙不凡,右側是同樣凝視天空的尤西亞,而後數萬民眾把趙不凡的府邸圍得水洩不通,高舉著標語請求他重新擔任總督。

 

趙不凡含笑婉拒,但沒有解釋原因,僅有很少的人猜到他已經決定啟程返回東方。

 

魏乘風的久久未歸沒有動搖他的決心,他決定親自探索新航路。

 

1139年6月8日,準備充分的趙不凡秘密召來了願意追隨他探險的人,儘管人數很少,船隻也只有一艘拉奧迪賽圓船,但他仍是義無反顧,哪知就在他迎著朝陽走出家門的時候,一名衛兵突然跑來報知一個驚人的消息——魏乘風抵達了拉奧迪賽。

 

趙不凡顧不得多想,慌忙帶著尤西亞趕赴碼頭,等到在岸邊看到兩鬢斑白的魏乘風,他已是激動到聲音都在顫抖:“你們成功回到了大宋,對麼?”

 

“嗯!”略顯老態的魏乘風同樣激動,甚至比趙不凡更激動,而且他的眼睛裡蘊藏著濃到化不開的悲痛。“我們回到了大宋,但……但……”

 

“你想說什麼?”趙不凡緊緊握住了拳頭。“璉兒……璉兒……好麼?大家……大家……好麼?”

 

魏乘風滿是皺紋的眼角漸漸溼潤,他看了一眼旁邊的尤西亞,最終用宋語哽咽著說:“王爺!大家託我給你帶了些東西!”

 

“東西在哪裡?”趙不凡急聲追問。

 

“就在旁邊的沙灘,那邊比較寬敞,應該能放得下。”

 

“好!”

 

看到向來勇敢堅強的魏乘風情緒失控,趙不凡心裡升起很不好的預感,便是手心都溢出汗水。尤西亞感受到他的慌張,立刻就緊緊拉住他的手。

 

沙灘上站著好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戰士,他們都是跟隨魏乘風探險的成員,其中有五人是當年殘存的雲海軍戰士,他們正抱著一捆厚厚的絹布,厚到一個人根本抱不下。

 

“王爺!”淚流滿面的劉震看了一眼尤西亞,眼神略帶歉意,但很快又變得堅定。“兄弟們!給王爺送信!”

 

“是!”

 

五名雲海軍戰士流著淚發出了嘶喊,他們在拉奧迪賽戰士的幫助下把絹布立了起來,然後牽住一頭緩緩拉開。

 

“姓名?”

 

海風輕柔地吹來,寫滿名字的絹布慢慢開始飄動,越拉越長,越拉越長,越拉越長,彷如永遠都不會有盡頭。

 

陽光溫柔地灑落,寫滿名字的絹布漸漸變得刺眼,越來越亮,越來越亮,越來越亮,好似散發著耀眼的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