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TqcsLV 作品

第二十三章 峨嵋山”

 峨眉山主要山峰有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還有寶掌、天池、華嚴、玉女、石筍等七十二峰。

 大峨山是峨眉山的主峰,海拔3099米,山脈峰巒起伏,重巖疊翠,山麓至峰頂50餘千米,石徑盤旋,直上雲霄。在金頂有大面積抗風化強的玄武岩覆蓋,構成了傾角在10~15度間的平坦山頂面。而在金頂的東側為古生代碳酸岩,由於流水沿背斜裂隙強烈溶蝕,形成了高達800米的陡崖(捨身崖)和深澗。

 二峨山又名覆蓬山、綏山,呈東北——西南走向,由花崗岩、白雲岩等構成。主峰形似覆釜,海拔1909米。林木多柳杉、雜木、竹類,建有林場。土產茶葉、竹筍、桐油、生漆等,併產中藥材。西麓豬肝洞,為道教名勝。南有紫芸洞,相傳是唐呂純陽修煉處。

 三峨山又名鏵刃山、西皇山,位於樂山沙灣鎮西南。長13千米,寬7千米,主峰海拔2027.1米,高出沙灣鎮江面1625米。出露地層有震旦系、寒武系、奧陶系和二疊系,山頂覆蓋玄武岩。東坡陡。開始形成於新第三紀末。有銅、鋁等礦產。

 四峨山在sC省大峨眉山之北二十里,峨ms市區北五千米,海拔982米。因山形稜瓣如花,故又名花山,或謂即《水經注》之武陽龍尾山。山有圓通寺,山巔則有最早修建的古剎觀音庵,為明代高僧印宗禪師(四川綿州人)談禪結茅之處。

 資源狀況峨眉山在較長的歷史時期內,是道教佛教並存,各自發展的地方。道教稱之為。第七洞天’’(見《洞天福地記》《雲笈七籤》),佛教稱之為“光明山’’(見《楞嚴經》《華嚴經》)。故峨眉山又享有“仙域佛國’’之譽。兩教在競相發展的過程中,由於受歷代帝王“抑道揚佛’’或。滅佛崇道一的影響,加以自身的演變,力量時有消長,發展時有興衰,其社會地位和影響也時有高下和大小之分。但總的趨勢是佛教日益興盛,道教逐漸衰微。唐宋時代,兩教比較盛行。延至明代,佛教進入鼎盛時期,無峰不寺,緇流往來;道教日趨式微,宮觀幾無人進祀,進至清初,道教泯滅。羽士絕蹤,全山宮觀改為寺廟,獨尊普賢。從此峨眉山便成為名副其實的普賢道場,列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與山西五臺、安徽九華和浙江普陀諸山齊名於中外。

 在兩教長期共存中,也由於封建統治者的揚抑,道、佛之爭時有發生,但終仍能和平共處,並二度出現道、佛融合的現象。道、佛兩教競於何時傳入峨眉山,已難於查考。釋、道典籍,多唯遠唯古,渺不可稽。學術界亦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如對佛教之傳入,素存兩說:一曰東漢,一曰西晉。兩說各有所是,皆因史料奇缺,難成共識,有待日後考

 格薩爾王傳》中說:峨眉山像一頭步履矯健的白色神象,這和普賢菩薩騎象登山創建道場的記載極其吻合。佛經中記載普賢菩薩騎六牙白象。

 《華嚴經·菩薩住處品》中記載普賢菩薩住地說:“西南方有處名光明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曰賢勝(普賢),與其眷屬3000人,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華嚴經》在東晉時傳入中國,因此自東晉時便開始把峨眉山當作普賢菩薩道場。

 《華嚴經·清涼疏》曰:“普賢之學得於行,行之謹審靜重莫若象,故好象。”白象是普賢菩薩願行廣大,功德圓滿的象徵,所以峨眉山寺廟中的普賢塑像多騎白象。峨眉山的洗象池,傳說普賢菩薩每次騎象過此,必在這口池裡汲水洗象,然後才登上金頂,池旁的寺院也取名洗象寺。為了歌頌普賢菩薩的功德,連纏生在冷杉枝幹上的松蘿,當地人也美其名曰是“普賢線”,認為是普賢菩薩特意在懸崖陡壁上掛起這些長線,引渡信徒登絕頂。

 《大日經疏》雲:“普賢菩薩者,普是遍一切處,賢是最妙善義,謂菩提心所起願行,遍一切處,純一妙善,備具眾德,故以為名。“入山求道,飢寒病癘,枯坐蒲團,是曰普賢;普賢者,苦行也。

 ”普賢菩薩,是梵文音譯,為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他和釋迦牟尼、文殊菩薩合稱為“華嚴三聖”。

 普賢菩薩,梵音名號音譯三曼多跋陀羅菩薩、三曼陀菩薩。又作遍吉菩薩。是將妙善、妙德、賢德普施一切眾生之意。

 同諸大菩薩一樣,普賢也沒有真實的來歷。《第二菩薩經跡經》說:“有轉輪聖王,名無諍念。王有千子,第一太子名不旬,即觀世音菩薩;第二王子名尼摩,即大勢至菩薩;第三王子名王象,即文殊菩薩;第八子名泯國,即普賢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