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TqcsLV 作品

第四章 消息

 北緯25度,東經142度,這是地球上最神秘的三角區之一的中心座標。如在地圖上,標出這片海域的範圍,它恰恰是一個與百慕大極為相似的三角區,被稱為,最接近死亡的魔鬼海域和,幽深的,藍色墓穴。

 站在船上,忘了這片萬里海域,林陽心裡孤獨與無助,一個人苦苦尋找一個未知的方向???

 千百年來,在人們的內心深處,潛藏著對浩瀚海洋的畏懼,儘管人類進入文明社會後,有無數的船隻航行在大洋之上,但直到今天仍然有兩個海域,令航海者們談之色變,其中一個是盡人皆知的魔鬼百慕大,而另一個的名氣雖沒有前一個大,但它的殺傷力,卻絕不遜於前者,這就是,龍三角海域。

 在這裡,船隻神秘的失蹤,潛艇一去不回,飛機憑空消失,等等,等等,令這片海域,擁有了太平洋中的,百慕大三角的惡名,被稱為,最接近死亡的魔鬼海域和幽深的藍色墓穴。

 連續不斷的神秘失蹤事件,引發了人們的好奇,科學工作者們,開始以不同的方式,試圖,去揭開魔鬼海之謎,但在深入寫作之前,首先讓我們先回顧一下,這片恐怖海域的斑斑劣跡。

 1980年,9月8日,相當於泰坦尼克號兩倍大小的巨輪,德拜夏爾號裝載著大約15萬噸鐵礦石,來到了距離日本沖繩海岸200海里的地方,這艘巨輪的設計堪稱完美,已經在海上航行了四年,當時的機器狀況最為理想,因此,船上的任何人,都會感到非常安全。遇到事情也不擔心。

 突然船遇上的颶風,但船長的一點也不害怕,在他眼裡,像德拜夏爾號這樣巨大並且設計精良的貨輪,對付這種天氣應該毫無問題,他通過廣播告訴人們,他們將晚些時候到達港口,最多不過晚幾天而已。可是,岸上的人們在接到了船長髮出的最後一條消息,我們正在與每小時一百公里的狂風和九米高的巨浪搏鬥後,德拜夏爾號及全體船員便消失了,消失的無影無蹤,這是一場巨大的災難,但它並不是孤立。

 回顧歷史,在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交戰雙方的潛水艇同樣在這裡遭遇到了厄運,據美軍統計,對此執行任務或路經此處的美軍潛艇中,有1/5因非戰鬥因素失蹤,總數超過50多艘。

 二戰後期,為了奪取海上優勢,美國海軍第38航母特遣隊對日本的神風突擊隊發起了三天三夜的狂轟濫炸。正當艦隊重新補充燃料,準備再戰的時候,在這片海域不得不與惡劣的自然環境展開了一場生存之戰。當時在強大的颶風和十七八米高惡浪的襲擊下,十六艘艦船遭到嚴重破壞、200多架飛機從航母上被掀到了海里、765名美軍水兵遇難。這是美國海軍在20世紀所遭遇最嚴重的自然海難。

 1957年3月22日凌晨4點48分,一架美國貨機從威克島升空,準備前往東京國際機場,機組成員是67名軍人。飛行時間預定為9個半小時,飛機上準備的燃料足夠13個半小時的航程。在開頭的8個小時,飛機飛行狀況一切正常。下午2點,駕駛員發出信號,預計到達時間為下午5點,飛機所有的設備都處於正常狀態。此時飛機所處區域天氣晴朗,對於飛機飛行而言,條件幾近完美。1小時15分鐘以後,駕駛員在距東京300公里的地方發出訊號,空中交通控制中心回覆說希望它能夠在2小時以內到達。然而,這架美國飛機卻永遠沒能降落到東京機場。

 搜救隊在方圓數千公里的海面上來回搜索,最終無功而返。這架為戰爭而造、飛行條件幾近完美的飛機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直到今天依然無人知曉。

 在1980年9月9日巨輪德拜夏爾號在此失蹤後,僅僅過了幾年,它的兩艘姐妹船隻同樣在此遇難。

 2002年1月,一艘中國貨船林傑號及船上19名船員,在日本長崎港外的海面上突然就消失了。沒有求救呼叫,沒找著殘骸,貨船就彷彿在人間蒸發了,人們無法知道他們遭遇了什麼。

 由於日本龍三角海域頻發眾多神奇海難事故,使它贏得了一個“太平洋中的百慕大三角“的惡名。對此,日本海防機構每年平均要發佈發生在日本週圍海域約2500件海事事故報告。鑑於在這裡搜尋一艘失蹤的船要比在沙漠尋找綠洲還要困難得多的實際情況,使得大部分的官方報告只能將事故原因歸於“自然的力量“,而就此終止調查。

 1952年9月23日,多名科學家搭乘一艘日本海防研究艦前往龍三角區域研究那裡的暗礁,目的是監控海底的異常活動以從這一角度來解開上述沉船之謎。船在離港後一直保持著很高的航行速度,按理說用這種速度只需一天時間就能到達研究海域。然而在接下來的3天中該船信號全無,於是水上安全廳對外宣佈了這艘海防研究艦失蹤的消息。當搜救船隻趕到這片海域時,只找到了一些殘骸和碎片,但是沒有一塊碎片上刻著船隻的名稱,也沒有一個生還者能夠講述他們的遭遇……

 隨後,紐約時報上刊登了這艘科考船神秘失蹤的報道,第一次將全世界的注意力引向了這片魔鬼海域。

 連續不斷的神秘失蹤事件引發了人們的好奇,科學工作者們開始以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角度試圖去揭開魔鬼海之謎。由於實地考察有一定的條件侷限性和較大的風險性,因此五花八門的猜測便紛紛出臺了:

 流傳最久的是海洋怪獸興風作浪的傳說,但在當代科技面前這一假設已漸漸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