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克爾傑克驢 作品

第166章 華夏第一次對外遠征作戰

 第六場:漠北之戰。 

 漠北之戰,於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發生。 

 是漢軍在距離中原最遠的戰場進行的一次規模最大最艱鉅的戰役。 

 戰略目的是搗巢合圍單于。 

 漠南、河西之戰後,匈奴單于率部遠徙漠北,企圖誘漢軍越過大漠,以逸待勞,擊滅漢軍。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漢武帝遣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5萬騎兵及數萬步兵分兩路深入漠北,力求徹底殲滅匈奴主力,並組織步兵數十萬、馬數萬匹以保障作戰。 

 西漢與匈奴的漠北戰役,是漢武帝向匈奴戰略進攻的頂點,也是匈奴伊稚斜單于與西漢畢其功於一役的戰略大決戰。 

 自元朔二年的河南之戰、元朔五年至元朔六年的漠南之戰以及元狩二年的河西之戰等幾場具有戰略意義的漢朝對匈奴戰爭獲勝後。 

 西漢王朝在河套地區設立了朔方郡、五原郡,又調發十萬多人修築並守衛朔方郡 。 

 在河西地區設置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歷史上稱為“河西四郡”。 

 衛青奪取陰山地帶之後,西漢王朝取得了對匈戰略意義上的主動權,漢武帝得以實現將匈奴驅逐回漠北,甚至逼迫匈奴進一步西遷,從而使西漢王朝在蒙古高原建立起戰略優勢的目標。 

 根據《漢書·匈奴傳》記載:“至孝武世,出師征伐,斥奪其地,攘之於幕北。建塞徼,起亭燧,築外城,設屯戍,以守之,然後邊境得用少安。” 

 匈奴失去了陰山地帶,從而喪失了進入中原地區的地理通道,由此在戰略態勢中處於被動地位。 

 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後,長期被匈奴做為從西方進襲中原的戰爭策源地的河西地區也逐漸變成了穩定發展的農業生產地區。 

 後來西漢王朝又遷徙關東貧民72萬餘人,定居於隴西、西河、上郡、北地等地區。 

 以上戍邊策略及其配套措施,使得“烽火甘泉” 之危得到徹底解除,對鞏固河南、河西地帶,發展當地社會生產,也具有長遠的重大戰略意義。 

 漢王朝由於奪得了河西地區,基本掃除了西部匈奴勢力,遂將隴西、北地、上郡三郡戎卒減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