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糊的榴蓮 作品

第24章 助民

 老農說著,長長的嘆了口氣…

 辛梓懿聽老農那嘆氣聲,心想老農這嘆氣中包含很多的辛酸和無奈吧…

 辛梓懿默了默,又開口說道,

 “我趕了3個多時辰的路,剛好走到這裡,馬累了,我就停下來休息,”

 “大叔,我帶了些乾糧,一起吃一點吧。”

 辛梓懿邊說著邊伸手進揹包拿出兩個饢餅,分給老農一個。又拿出兩個水袋,又把一個水袋給老農。

 辛梓懿把包著饢餅的紙拆開,咬了一口,然後看向老農,看到老農把饢餅和水拿在手上,卻沒有拆開來吃。

 她見老農望著手中的食物,眼神透露出深深的飢餓感,卻始終不捨得把饢餅拆開來吃,還艱難地嚥了咽口水,努力抑制住自己想吃的衝動。

 辛梓懿看到老農這樣子,也停了吃饢餅的動作,然後開口問道,

 “大叔,你怎麼不吃這饢餅?”

 老農有點不好意思的說道,

 “回…,回家再吃,家…家人一起吃…”

 辛梓懿聽了老農的話,明白了,可能是老農家裡人也沒什麼糧食可吃,所以老農得到一個饢餅都想帶回去和家人一起吃。

 於是,辛梓懿把自己手裡的饢餅掰開兩半,把大半的那塊又遞給老農,然後和老農說道,

 “大叔,這半給你,先吃點吧,我看你幹活也挺累的了,不吃點東西,哪有力氣幹活呢?”

 老農接過辛梓懿遞來的半邊餅,輕輕地將那半邊餅一分為二。

 他拿起較小的那一半,咬了一口,細細品嚐,隨後,有些不好意思的對辛梓懿笑了笑,說道,

 “姑娘,這饢餅很香,很好吃。”

 辛梓懿也笑了笑,說道,

 “大叔,這饢餅確實挺好吃的,是我認識的一個老爺爺送給我的,”

 “大叔,這饢餅飽腹感很強的,你吃饢餅的時候,喝點水,”

 老農聽了辛梓懿的話,就把水袋打開,喝了幾口水袋裡的水,接著把那小塊饢餅吃完,又再喝了一點水。

 瞬間,他感覺飢餓感有所緩解,體力也在逐漸恢復了。

 老農肚子不餓了,看起來心情好了,言語也健

談起來了,他就對辛梓懿說道,

 “姑娘,謝謝你的饢餅,老實說,我…,我很久沒有吃過這麼飽了…”

 辛梓懿親眼所見這裡田地乾旱,田地裡也沒長出什麼莊稼,知道老農所言不假。只是,她不知道什麼原因造成村民這種慘狀的。

 於是,辛梓懿便開口詢問道,

 “大叔,我看那邊的河流是可以改道,把河水引往田地這邊來的。這樣,即便長時間不下雨,田地也不會遭受如此嚴重的乾旱。”

 老農聽了,點點頭,然後用手指著遠處那條河流說道,

 “姑娘,你說的沒錯,那條河流原本是可以流向村民這邊的田地的。”

 老農說完這句話,頓了一下,嘆了口氣,才又接著娓娓道來,

 “就在去年時間,墨竹鎮來了個新鎮令。這位新鎮令到來,就下官令讓官兵們把這條河流的改道口給堵上了,不允許河水流向村民的田地,更不允許村民擅自恢復原本的河流道口,違令者鞭打、杖責、徒刑不等…”

 “剛開始有村民嘗試過去恢復河流道口,但都被官兵查出來,抓去鞭打、杖責…死了…。之後,就沒有村民再敢去恢復河流道口了…”

 老農說到這裡,滿臉掩飾不住的無奈和憂傷…,頓了頓,然後繼續說道,

 “新來的鎮令說,如村民們想恢復原本的河流道口,那就得每村每年上繳100兩銀子到鎮衙門,作為使用河流資源的費用。若村民們沒銀兩上繳,那就不能恢復原本的河流道口。”

 老農說到這裡,停下來深深的嘆了口氣,接著又無奈的說道,

 “哎……,我們村民哪有那麼多銀兩上繳鎮衙門啊,原本村民所種的地,收成的糧食一半要上繳公糧,剩下的也僅夠養活一家老小而已。”

 “原本村民們的日子就過得緊巴巴的,現在被這個新來的鎮令下達這樣的官令,現村民們都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啊,哎…”

 老農說完,用手抹了一把臉,不知道是因為痛心難受,還是因為眼角滲出無奈的淚花,他伸手抹去…

 辛梓懿聽了老農這些話,知道了村民們的困境,是由當地鎮衙門新來的鎮令下達的官令造成的。

 她對於鎮衙門的不作為和新鎮令的胡作非為,心裡感到相當氣憤,她真想現在就衝過去把那個鎮令抓起來吊打一頓!

 辛梓懿平緩了一下自己的情緒,然後開口說道,

 “大叔,那…,去年一年的乾旱,村民們沒有收成…,那,村民們靠什麼…,怎麼過活下去…?”

 老農似是陷入沉思,聽了辛梓懿的話,好一會才緩緩開口說道,

 “去年一年…,村民們靠得是互相幫助,有點餘糧的家裡,都拿出來大家湊合著,每天熬一大鍋稀粥,村民們分著能喝點稀粥,艱難的熬過去年,”

 “後來有餘糧的,沒餘糧的,大家的家底都被掏光了。今年大家都沒有餘糧可拿出來湊合著熬稀粥了,各自為了存活下去,都自顧不暇了啊…”

 老農說著,用雙手捂著臉,沉默了好一會才放開雙手,見他眼眶紅紅且溼潤,深深的嘆了口氣,才又緩緩的接著說道,

 “去年至今年,墨竹鎮都沒怎麼下過雨。由於長時間沒下雨,又沒有河流灌溉田地,我們村民的莊稼都長不出來,即便有長出來的又幾乎全被幹旱死…”

 “我們村民沒有糧食收成,沒有能力上繳公糧,鎮令還下官令,讓地方糧鋪把糧食價格都抬高三成來售賣…”

 “鎮衙門和鎮令這做法是想讓需要購糧食的村民高價購糧吃。而糧鋪提高三成價格賣出的糧食,所得到的收入,糧鋪要上繳三成半給鎮衙門和鎮令…”

 “這逼得村民沒有糧食收成,也沒有銀兩購糧,村民鬧饑荒,集體反抗,又遭到鎮令派官兵鎮壓…

 “村民反抗無果,村民只好捱餓,餓死不少的村民啊…”

 老農說到這裡,又沉默了好一會,滿臉的痛心神情掩飾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