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字的二喵 作品

第1章 唐牛和柳兒

 東家待我們好,那就值得為他做。要不,腿長在自己身上,誰還不會走路麼?”說完覺得不妥,趕緊偷瞟了壽禮一眼。

 “唔。那你現在還沒跑,看來在我家混得還滿意羅?”壽禮逗他。

 唐牛“嘿嘿”地笑了:“不瞞您說,剛來的時候想走過。頭一次見老太爺時,看他穿件半長的布褂子。

 我心裡直嘀咕:東家就這個樣子呀?槽上的錢大叔勸我再看看,就沒走。誰知一來二去便留下了……”

 “哦,那是什麼讓你又改主意了呢?不是看上哪個丫頭了吧?”

 唐牛臉“刷”地紅了:“東家淨開玩笑,我們整天和牲口打交道,哪兒見得到姐兒們。”他不好意思地把左手放在後頸子上揉搓著,回想著說:

 “有一天我正睡著,聽見小馬駒子叫喚,就爬起來去看,黑咕隆咚地也瞧不清楚。忽然一片光在身邊照著,老太爺舉著盞燈籠站在後面給我打亮,問:‘怎麼的了,沒事吧?’

 臨走又把件大襖叫人拿來給我披上,說:‘天涼了,別凍著!’第二天早上還問錢大叔:‘那孩子沒事吧,沒凍著吧?’唉,我當時就覺著還行,這老人家挺善,我就不走啦!”

 “大牛哥,你們快來,咱們到渡口啦!”洪昇在前邊童聲清脆地叫。

 兩個人一抬頭,透過沿河的水柳枝條看見一片沙灘。

 在比較突出的地方用若干表面鑿平的大石頭壘出個碼頭的模樣,一條平底單桅船停靠著並用繩子拴在岸頭露出地表的木樁上,這船兩頭窄肚子寬,適於淺灘航行和擺渡。

 在棧橋的一端有塊黑石碑,上邊白筆劃兒刻的隸書體“陶公渡”三個字,據說是民國首任縣長大人來視察時留下的親筆。

 雖不起眼,這裡卻是三河原上最好的渡口,不僅水流平緩安全,當年陳家先輩建好渡口,便交給陶家負責,從此他們四代在這裡邊打漁邊方便行人,在鄉親們中有著良好的信譽和口碑。

 大家加快了腳下的步子,唐牛拉著牲口從路面走下堤坡。

 陶三升和他女兒小柳兒正從筐裡往外撿今早收的魚,聽見說笑和洪昇的叫喊聲都抬起頭來。“喲,這不是大少爺回來了嗎,給您請安啦!”陶三升說著上前虛彎了下右腿然後鞠一躬。

 “陶叔,得改叫老爺了。”唐牛使眼色提醒他。

 “哎,沒關係,一時改不過口就慢慢來嘛。”壽禮剛說完,洪昇就跳過來拉著陶三升叫:“三升叔今天收多少魚,有烏龜嗎,你給我抓個小烏龜吧!”

 “嗨,這魚鉤哪兒抓得住烏龜呀。少爺想要我明天拿個簍子專門給你逮去。”陶三升笑眯眯地還沒說完,洪昇已經往小柳兒那邊跑了,回臉兒還叫著:“一定呵,說話算數!”

 “放心吧!”三升說完搖搖頭,回頭對壽禮道:“幾個月沒見好像小少爺又壯實了不少,剛才捏得我胳膊都疼了。”

 “我也奇怪呢,”壽禮抱歉地笑:“這小子,也沒見多吃幾碗飯,小不點一個怎麼那麼大力氣?全家裡就他三叔有個像樣兒的身子骨,那小時候也沒見這樣,我們其他兄弟更不用提了!”

 “許是貴人降世,天生神力。”

 “瞎扯!”壽禮瞪了唐牛一眼。

 “真的,您沒聽《隋唐演義》裡頭那大將羅士信,能力拽九牛!”

 “那都是說書人編的,他能拽一頭我就嚇死了,還九牛?”說著話壽禮站住了,歪著頭打量正和洪昇逗弄魚兒的小柳兒,問:“這是柳兒麼?怎麼幾天沒見成大姑娘模樣了?”

 小柳兒聽他說話連忙站起身來,垂手說:“陳老爺好,您笑話我呢,我才十六,還小,哪兒能和姑娘們比呀!”說完垂下眼簾輕輕地一笑,倒把壽禮身後的唐牛給看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