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輿論與土地

 不過總體還不算特別驚世駭俗,畢竟在文中粗略體現的思想體系裡,皇帝是萬民之首,是執掌天下,率領萬民抵禦外敵、建設美好大漢的領頭人。 

 但是除了皇帝和人民之外,文中刻意弱化了“賢能”這一東漢豪強大族往自己臉上貼金的詞語,取而代之的是掌握先進生產力的先知引領。 

 “這文章,那些豪強大族,尤其是那種幾代為官的什麼袁家、楊家,看了怕要不高興了……” 

 崔師古笑道,不過先知們反正不在乎——祝融軍,乾的就是掘世家大族的活,青州真要有幾個世家大族跳出來,拿來練練兵也是好的。 

 而報紙還發布了一個重要的信息,那二百一十六名有名字的犧牲戰士,他們的家人將會獲得土地!而且可以享受十年的免賦——免除一切賦稅! 

 甚至是州府無權免除的國賦,也由青州府替他們交! 

 這個消息無異於一個晴天霹靂,雖然十畝土地算不上太多,但是對王朝末年被逼得失去存身之地的農民來說,這簡直是如同仙人賜福。 

 而且在第四版,還公佈了幾種可以獲得土地的方式。 

 第一種是類似秦漢的爵位,不過這個分得更細一點,比如從軍五年、從工八年、有重大立功的,都可以授予獎章和土地。 

 第二種是開荒所得,開荒土地超過五畝以上者,可來衙門核驗,核准確係本人開荒所得的,准予登記在本人名下,並享受五年田賦減半。 

 第三種則是針對大戶的,也是鼓勵大戶開荒,同樣享受開荒優待政策。而大戶的家族子弟在祝融軍中獲得軍功的,除了褒獎直系親屬外,家族也會獲得少量獎勵。 

 “咦?我們的政策怎麼對大戶這麼好?這大戶們不得來鑽空子?這不是你們的一貫作風啊??” 

 崔師古有些不解。 

 但張嶽卻意味深長的一笑。 

 “你瞧著吧,我就希望有大戶來我們這裡來兌現獎勵呢,嘿嘿,這樣,我就有理由摸清他們家的土地底數了……” 

 土地兼併,在歷代王朝的末年,都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土地作為農耕時代最重要的生產資料,被地主大戶大量兼併,而且遊離在朝廷的賦稅基數之外,造就了一大批趴在王朝殘軀上吸血的豪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