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輿論與土地

 “確是二百一十六名有名有名有姓的軍士,還有四百三十人姓名無從考究。” 

 與蔡卌不同,劉政是帶過兵的人,深知這招的厲害。 

 在他看來,先知這一招管他叫感恩戴德也罷、收買人心也罷,但他從祝融軍士兵的眼神中就能看出來,這支隊伍,早已絕非一般的勁旅。 

 一種不知道是害怕還仰慕的感覺充斥著劉政的心中。 

 先知們就算是收買人心,但是他們的辦法似乎更有效,更能直接打動人心的要害。 

 劉政自詡也是見過戰場廝殺之人,但剛才的那一幕卻讓他感動莫名,直想哭,按說他有什麼好哭好感動的? 

 加上先知們出的報紙,自從出了求賢告示之後,縣城的百姓就好像中了邪一樣的往東海商行、往太史莊和乾山島去,給先知們幹活! 

 而且他們還是真真的拿了糧食回來,這事兒,他敢說連朝廷都沒這麼幹過。 

 他突然一下,後背發涼。 

 以先知們這種蠱惑人心的手段,不知道比早年的張角黃巾賊們高了無數倍,而這些人倘若哪天真的振臂一呼,他真不敢想象會發生什麼。 

 “不會的,不會的。” 

 劉政一邊擦汗,一邊安慰自己。 

 “先知的頭頭也姓劉,斷然是不會禍害這劉家的天下的……” 

 …… 

 次日。 

 第三期的《東方報》頭版頭條,詳細報導了這次英雄葬禮的實況。 

 而先委會負責人劉川先知的親撰文《為了大漢人民的榮耀》,更是在第二版的整版放送,雖然文章還是在大漢和天子的框架下,但是“人民”一詞卻強勢出現了數十次。 

 “大漢的最終目標,便是大漢人民人人過上幸福生活,人人衣食豐足,病有醫治,歿有安置,不被任何人欺辱!” 

 “史記有云:五星分天之中,積於東方,神州利!我青州百姓,將團結在大漢天子為首的朝廷周圍,在先知們的引領下,為建設大漢人民美麗家園,而不懈奮鬥!” 

 還有各種古今夾雜的詞句,都是劉川和張嶽二人費盡心思寫的,但在先知們看來,無不透露著一股濃濃的荒腔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