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鹽屯

 “川兒,這是古代,咱們現在是大人物了,你得入鄉隨俗!” 

 劉川臉色青一陣白一陣,好容易熬過了這場跪拜。 

 “汝等可看清這臺下的東西了?” 

 張嶽拿著不緊不慢的調子,向臺下的一眾村民喊道。 

 一眾村民有些懵逼,按照他們的習慣,一般新來的主子會給點東西,但一次拿出這麼多的糧食,他們還真沒見過。 

 “村正,你上前看看,然後給他們說說!” 

 張嶽指著村裡的村正,只見老頭顫顫巍巍從平板車裡捧起一捧黍米,然後又反覆在大麻包裡反覆抓弄著糧食。 

 “大人……先知老爺……這臺下一車糧食足有二十石(約500斤),夠我老漢一家吃半年了……” 

 “很好!” 

 張嶽點點頭,這次他舉起了樹皮喇叭。 

 “教汝等知道!我先知奉火神祝融之命,亦受朝廷重託,今日重開鹽場!” 

 “吾等素知公沙家獨霸一方,對汝盤剝甚重。故今日以太守印信,同汝等立下文書,從今往後,每一兩鹽,吾等以真糧實物換之,童叟無欺!” 

 真糧換鹽?! 

 這幾個字讓臺下眾人的眼中一亮。 

 自漢朝以來,鹽鐵官營便是王法,鹽丁們辛苦開採的鹽是以賦稅的形式上繳給朝廷的。而因為生產力低下加上各種盤剝,鹽賦往往入不敷出。 

 這就導致了,鹽丁們在辛苦勞作之餘,還需耕種土地,產得糧食不但要填飽自己的肚子,還要摳出來一部分上繳以填補鹽賦的虧空,日子比一般的百姓還要困苦。 

 “每產粗鹽一斤,可獲二十錢或粟米四斤,鹽入府庫,摺合稅賦!” 

 張嶽手下的人搖頭晃腦地念出了收購標準,這下輪到下面的村民不淡定了。 

 出一斤鹽邊給錢給糧來收,而且這個鹽還算賦稅,天下還有這麼好的事情? 

 大家紛紛掏弄著耳朵,以為沒聽清楚。膽子大點的,扯著家丁的衣袖,請他重說一遍。 

 “收購標準,已經列在價牌上,今日先知立牌與此,與汝等為信!” 

 已經習慣了先知創造各種奇蹟的家丁,擺出一副神氣活現的模樣,向大家宣佈著先知的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