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眾籌式劇本

 “不想扎輝小友和幾位先知,年紀不大,卻有如此的本領,實乃我東萊郡之幸也。” 

 “哪裡哪裡,我等不才,仰仗兩位老父母洪福,更兼太史家眾兒郎拼死用命,方有此勝耳。” 

 張嶽現在的舉止,已經和古人相差無幾了,他這次又拿了幾瓶帶來的白酒送給太守的縣令,蔡太守是文人,對現代的蒸餾白酒不感冒,但劉政卻是極其喜歡。 

 現在因為崔師古的加入,所以太史通便到了商行這邊,成為了張嶽的掌櫃負責事務性的工作。而這次穿越攜帶的大量貨物,也讓張嶽鬆了一口氣——要是再過兩天,商行裡所有的商品可都要售罄了。 

 這次的圍城,讓商行又關門的幾天,不過甫一返工,門前的人流比之以往更是絡繹不絕。畢竟,但凡有點兒家底的,誰會願意吃那種又苦又澀的鹽巴? 

 蔡太守更是第一時間便來相邀,其實他也有自己心裡的小九九,無非是見先知們的商隊入城,想得到點饋贈的尖貨罷了。 

 趁著太守的這場宴會,張嶽和太史慈又合謀,向蔡太守極力兜售他們的團練計劃。 

 “以莊民為主,募兵為團,得朝廷掌印加以操練,糧餉地方自籌。既可安靖地方,又可奉君侯之命征討。” 

 張嶽說的團練,更多是傾向於曾國藩辦湘軍的團練模式,但歸根結底,無非就是想自己拉起一支隊伍來。 

 這種事情在這個時代實在是見怪不怪了,不管是朝廷官員、還是地方豪強、甚至是造反的,大家都在拉自己的隊伍。 

 甚至蔡太守對他提出來的糧餉一次頗有些不屑,募兵費糧也就算了,還要發餉——你們是有多少錢足夠這麼折騰的? 

 畢竟,唐朝的時候才出現軍餉這個提法,這個時代,大頭兵基本也就是在軍隊裡混口糧吃,除非榮立戰功熬出頭當上軍官,才可以拿得一份俸祿。“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並非文學誇張,更多的士兵無非是拿命換得一份口糧,能到花甲之年解甲歸田的,都已經是萬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