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笑嵐 作品

第53章 辦團練,興大漢!

 不過蔡太守思前想後,自己東萊郡也確實是實力不濟,這個年代太守和太守之間的距離簡直天差地遠。那太守中的食物鏈頂端——渤海太守袁紹就不消說了,就連西面接壤的北海太守孔融,那也是率人馬參加十八路諸侯的一鎮。 

 而比起來,自己東萊郡這寥寥數千人馬,連跨海而來的一個柳毅都敢蹬鼻子上演。而地方上也沒什麼望族世家,民間豪族也基本是太史家這種規模,自保而已。 

 “既是練兵,糧草兵源從何而出?” 

 蔡太守緩緩問道,還怕先知聽不懂,又加上一句:“我東萊郡地處偏僻,土地貧瘠,糧草稀缺。練兵之事,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啊哈哈哈哈……” 

 張嶽站起身,他此時的心中,一位羽扇綸巾的唐國強老師正在冉冉升起。 

 ——無非錢糧嘛,小事兒。 

 “老父母何須妄自菲薄,東萊郡地處東海之濱,自古便可煮海為鹽,加之我等善製鹽之法,只憑精鹽售賣之利,募五千精兵養之,不足為慮也……” 

 五千精兵,一統天下自然做不到,但是自保兼橫行萊東半島及周邊地區,應該問題不大。 

 他本來還想說一萬人,但想想還是不要過早暴露野心為妙。畢竟他口中所說的精兵,是這個時代任何一方勢力都不敢想象的精銳部隊。 

 蔡太守不禁眼睛一亮,精鹽這個東西,他的確是嘗過,而且現在已經根本離不開了。 

 “先知所言甚是,不知先知有何良策,還望教我?” 

 蔡太守再次出言相訊,張嶽看了眼在下首喝酒的劉政,對方也饒有興致的樣子。 

 張嶽的建議,便是由太史莊牽頭,組建民團,初步規模兩千人。然而和其他民間草頭王不同的是,這支民團由東萊郡太守府任命,而且除了黃縣的太史莊之外,還要強行攤派指標到其他各縣和各大豪族。 

 組織架構上,蔡太守委派劉縣令擔任這支民團的團練使,由一名先知擔任團練副使,太史慈擔任團頭。 

 這支人馬的給養則由東海商行和太史莊具體負責,但要以郡府的名義,而作為回報,郡府給予民團一個便宜的官方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