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 作品

第229章 鉞更易事平常(四)

 同時人為劃分鹽界使市場被分割。大明的私鹽,並不單純指未經政府批准私自生產、運輸的食鹽,也包括取得守支食鹽而沒在指 定區域販賣的正鹽。鹽商支取食鹽後還要跨區押運食鹽到指定地區出售,有些地區路途遙遠,鹽商便就近出售以省去長途跋涉之資,使得正鹽變私鹽。 

 同時由於灶戶們生活困頓,又要承擔朝廷沉重的鹽課,灶戶不得不冒險私煎販鹽,在這種惡性循環中,開中正鹽一再受到衝擊,釐正鹽法勢在必行。 弘治時朝廷開始實行鹽課徵銀並允許商人自行購買餘鹽,由此,私鹽開始大量流入市場,朝廷失去對鹽業生產的控制權。 

 這些問題,嚴世蕃都是清楚的,不過嚴世蕃並不打算真的去整理鹽政,因為這個問題實在是太大了,就是嚴嵩、嚴世蕃父子也不敢輕易的去碰這件事情,但是國家現在又急需用錢,不光是前線的軍需,還有嘉靖的齋醮和西苑的營建,都需要大筆的銀子,當務之急是搞來錢。 

 嚴世蕃的想法是增加餘鹽銀,直接的增加朝廷的財政收入,本來朝廷對於餘鹽徵銀本就是一種不得已的手段,因為灶戶大量私自生產正鹽定額以外的食鹽,也就是餘鹽。 

 灶戶把自己生產的食鹽直接賣給鹽商,和向政府交納正鹽的利潤相比灶 戶能獲得比以往更高的利潤。同樣,由於私鹽生產成本低,價格便宜。故商人大多直接從灶戶手中購買私鹽,省去中間環節和政府稅收,商人往往獲利豐厚。這樣就餘鹽成為私鹽的重要來源,使得私鹽盛行,擠佔了正鹽的銷售市場。 

 嚴世蕃等人認為,現在再去打擊私鹽,重新恢復開中法,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為了立竿見影的增加朝廷的收入,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增加每年銷售的餘鹽數量,從而直接增加餘鹽銀。嚴世蕃和鄢懋卿想出的這個辦法怎麼說呢,不能說不好吧,畢竟也給朝廷增加了一百萬的收入,但是直接將大明的鹽法徹底搞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