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 作品

第229章 鉞更易事平常(四)

 不過朱載坖可不認為鄢懋卿是能解決此事的人選,平心而論,鄢懋卿確實可以算得上嚴黨的干將,可是鹽政豈是那麼好打理的,要從這幫鹽商手中刮錢,可沒有那麼容易,何況現在大明的鹽法已經出現系統性的問題了。 

 大明的各個鹽場中,最重要的就是兩淮鹽場,這也是鄢懋卿整頓鹽政的重點,鄢懋卿整頓鹽政的辦法很粗暴,就是增加餘鹽,兩淮的餘鹽,每年徵收白銀六十萬兩,到鄢懋卿掌鹽政時增加到一百萬兩。其他各個鹽場也都有增加,靠這樣的辦法,鄢懋卿增加了差不多一百萬兩的收入,但是根本沒有解決鹽政的問題。 

 就大明的鹽政來說,現在最要命的問題是困守支和私鹽問題。朱載坖相信,嚴世蕃肯定早就對此有過了解,便直接詢問嚴世蕃對於大明鹽政的看法。 

 嚴世蕃和朱載坖想的一樣,也是注意到困守支和私鹽問題,不過嚴世蕃認為,困守支和私鹽其實算是一個問題。 

 所謂困守支,就是在守支環節,商人報中取得鹽引後,無法支取到足額食鹽或被告知延期候場,這大大減緩了正鹽的流通速度,使鹽業市場出現求大於供的現象,連鎖反應下導致私鹽問題愈演愈烈。 

 而現在大明實行的鹽法,商人掌握了食鹽的運銷權,並可世襲。 壟斷滋生腐敗,綱法制產生的另一個結果就是官商相互勾結,官員在政治上為鹽商保駕護航,鹽商在經濟上為官員解囊相助,二者互為助力。私鹽的泛濫主要是由於官鹽的守支困難和鹽引的價格飛漲。 

 朝廷為了獲取利潤,一引鹽加上打點官吏的費用,往往都已經超過一兩二錢了,反觀私鹽,其引價最高不過五錢,即使加上打點上下官吏的支出, 仍不及官鹽價格的十分之四,於是一些投機商人轉販私鹽。 

 私鹽的利潤高,不單是因為私 鹽的價格低於官鹽,還因為私鹽可以在工本、鹽稅、運輸等方面最大限度的節省開支。商人運送糧食到邊境換取鹽引,取得鹽引後又需去鹽場守支,繼而押運食鹽到指定市場銷售,這一趟商業行為中運輸費用極高,大大削減了利潤空間,而 私鹽交易中除去灶戶私賣,多是官員偷運,他們通過漕船捎帶、夾帶、官鹽船戶 自帶等方式將食鹽運往市場賣給商人,由此商人便省去了高額的運輸費用且保證了運輸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