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 作品

第202章 鬼胎各懷心思重

 至於徐階為什麼不想參與此事,原因也很簡單,不管是徐家還是蘇松的商人,大部分是經營海商的,不怎麼碰鹽,和徐階沒有利益關係,徐閣老當然沒興趣了。二來嘛就是現在嚴嵩屬意譚綸,楊博屬意王崇古,要是藉此機會讓二人反目,最好把楊博拉到自己陣營來,那是最好不過的事情。 

 汪道昆的想法也很簡單,就算自己不去,也決不能讓王崇古去! 

 這其中的關竅就太複雜了,朱載坖還年輕,把握不住。於是望向了自己的講官們。朱載坖問道:“高師傅,李師傅,你們怎麼看。” 

 高拱說道:“恐怕這次不一定能如嚴閣老的意了。”高拱認為王崇古比譚綸更有希望,主要是這麼考慮的,王崇古科名比譚綸高,在大明資歷是很重要的,沒有足夠強的理由,不用科名在前的王崇古而用科名在後的譚綸,這是說不過去的。 

 而且譚綸現在所在的台州,也是海防要地,備倭任務極重,譚綸走了,誰能接這個擔子?更重要的一點,江北兵備的位置雖然重要,但是畢竟只是四品,並不用會推,而是部推,也就是吏部銓選,現在的吏部尚書李默,和嚴嵩是什麼關係大家都知道,嚴閣老想讓譚綸上位,李默這關都不好過。 

 故此高拱的分析就是王崇古任江北兵備,已經是八九不離十的事情了,對於高拱的分析,李春芳也表示贊同。 

 汪道昆有些絕望,對著李春芳說道:“子實也沒有辦法了嗎?” 

 朱載坖還是有心想幫汪道昆一把的,一來是汪道昆確實對他不錯,一直以來都是盡心盡力的幫朱載坖,也算是朱載坖在百官中比較早認識的人。二來就是朱載坖對晉商確實有點不太放心,日後他們勾結蒙古、女真,甚至還成為滿清的皇商,雖然這事和王崇古等人沒關係,但是朱載坖心裡還是有些膈應的。 

 於是朱載坖問道:“李學士,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了嗎?” 

 李春芳想了一會,說道:“倒不是沒有辦法,只是伯玉要受些委屈了。” 

 汪道昆笑著說道:“哪有什麼委屈不委屈的,子實但獎無妨。” 

 李春芳於是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現在蘇松兵備督理糧餉,說是兵備,實際上只是為大軍供應軍需的督理糧餉,因為南直隸巡撫、總兵都駐節鎮江,距離蘇松很近,軍務上的事情,大事有巡撫、總兵,小事有分守參將和州縣官吏,所以蘇松兵備其實就是乾的督理糧餉的活。 

 但是江北兵備就不一樣了,江北兵備若是駐節揚州,離鎮江、南京都太近了,沒有意義,大概率會移駐泰州甚至鹽城這些濱海之處,方便指揮,那江北兵備和蘇松兵備的權力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既手握兵權,又自己督理糧餉,還在大明的運河樞紐和鹽運中心,這是絕對有違制度的。故此,李春芳的意圖是,上奏皇帝,江北兵備專司御倭,另委南直隸參政一員,督理江北諸州糧餉,為江北兵備下轄的各軍提供糧餉。這樣,兵權和財權分開,就很符合大明內外相制,大小相維的祖制了。 

 而且這樣一來,譚綸和王崇古只能去競爭兵備,沒法競爭督理糧餉,原因很簡單,他們二位,譚綸是正四品的台州知府,王崇古是從四品的常鎮兵備副使,而參政兼督理糧餉是正五品,總不能二位自降品級去當這個督理糧餉吧。 

 汪道昆再去爭取這個參政督理糧餉,那成功率就高多了,不過對於汪道昆個人來說,確實是有點委屈,畢竟他現在是正五品的兵部職方司郎中,按理說京官外放,按例都要升遷的,以汪道昆的品級,最少也是個四品知府,這下來了個原地踏步,確實是有些委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