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 作品

第172章 錢法混亂國用難(四)

 但是大明真的沒有銅料嘛?朱載坖就這個問題求證於李春芳,李春芳笑著說道:“其實殿下不必問我,伯玉兄家中就經營著銅鐵貿易,殿下可以問問。” 

 朱載坖於是叫來汪道昆問此事,沒想到汪道昆給朱載坖的答案令諸位講官和朱載坖都大吃一驚,汪道昆說道:“官買 則不足,私販則有餘。” 

 這下輪到朱載坖和一眾講官們目瞪口呆了,高拱問道:“伯玉,此話何意啊?” 

 汪道昆向他們解釋了此中關竅,原來所需銅料多由南都北運而致,南都之銅則又主要來自西南地區。西南之銅進入腹地有兩條途徑 一條是走永寧,出荊江者十八九一條是走辰、沉出洞庭者百一二。經這兩條商道運輸出來的銅最終聚點是蕪湖,蕪湖成為“總攝咽喉”銅價也隨之倍增。 

 汪道昆說道:“蕪湖關,控扼大江。實為陪都門戶。私鑄奸豪盤聚其處,每銅商船至,則群擁邀截。高價強買,佯作樓鉛,點造黃銅器玩。而實則轉輸深僻之處,競鑄私錢。” 

 汪道昆算是把話說明白了,所謂什麼大明缺銅,只是官府缺銅,而不是真的缺銅,運銅商船甫至蕪湖關,立刻出現群擁截銅場面。群聚於此等候的各地銅商將來自西南之銅邀劫高價買走,以致南都之銅日少。 

 說白了,官局出現的鑄幣銅料不足,主要是因為市場上大量的銅被商賈壟斷,以致於國家手中控制的銅量反而極少。銅料匱乏,國家鑄局難以正常運作和維持,官銅必不勝私銅,抑且官鑄必不勝私鑄,所以汪道昆總結此事道:“國家即使再三重申私鑄禁令亦屬枉然,如此則禁鑄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