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831章 操蛋的草臺班子世界

 只要他不逼反慕容垂,那慕容垂是不會造反的。

 他相信慕容恪的判斷,所以他做出了這個示好的舉動。

 ……

 慕容垂收到來到薊城的信件,渾身著孝服,幾乎悲痛的要昏死過去。

 他出生的時候,慕容承光沒多久就駕崩了,從小到大,基本上就是慕容恪將他帶大,而且還教他各種兵法等等,最後也是慕容恪帶著他上戰場。

 他聽說在先漢的時候,有冠軍侯霍去病,得到了漢武帝的寵愛,於是在進攻匈奴的時候,漢武帝總是將那些最優秀的士卒都交給他,霍去病的功業中,有漢武帝很大的功勞。

 在慕容恪麾下的時候,他同樣如此,他能夠那麼順利的立下各種功勞,慕容恪將各種問題都給他處理完畢,他只需要指揮打仗即可,起碼有一半的功勞應該歸屬於慕容恪。

 人常言父母之愛子,為計深遠,慕容恪對他,幾乎是傾囊相授,而給了他太多太多的幫助,慕容垂此人,不算是愚忠,但知恩圖報,慕容恪這樣對待他,那他就不可能有其他的想法。

 面對皇帝的示好,他沉聲道:“還請使者回稟陛下,臣將在關中,為大燕鎮守西垂,若是陛下一聲令下,臣願意為陛下衝鋒陷陣,無論是蜀中還是河洛,臣都願意率眾衝鋒。”

 這番話其實就非常的簡單了。

 關中和蜀中以及河洛接壤,這二者都是梁國的地盤,慕容垂本來就準備進攻這兩塊土地,以便讓關西行臺的實力愈發的強大起來,但他話中的意思也很明確,他不會獨立,只要皇帝不做什麼,他就永遠都是大燕的臣子。

 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他會遵從慕容恪的遺願,不做那個分裂燕國的罪人。

 慕容垂看不到他麾下的王猛、楊成等人都帶著若有所思的目光,迴避著慕容垂的眼神,有些時候,屬下是真的會推著自己的主君去走的。

 皇帝得到了這個回覆,雖然心中還是有些不滿,但這些東西本就在他的預料之中。

 他是皇帝,而且擁有整個黃河以東以北的土地,慕容垂不是他的對手,以後總有一天,等到將關東徹底統一,那個時候的慕容垂或者慕容垂的兒子,只能是來薊城,真正的臣服於皇帝。

 ……

 燕國中所發生的事情,梁國一直都關注著,慕容恪果然按照預料死去,讓蕭衍大喜過望,那個能夠戰勝他的對手,沒想到竟然真的就這麼死去了。

 他一方面欣喜,想要再次開戰,將青州和兗州徹底合為一體,一方面又心悸,看來以後洛水之誓完全不能碰,這個誓言的發動條件實在是過於苛刻了。

 幾乎只有沾染上,就會折壽,不要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這誓言絕對不能發。

 洛顯之得知慕容恪死去後,有些感慨但梁國除去了一個大敵,這是一件非常值得欣喜的事情。

 他當然能夠猜得到慕容恪死之前,一定做過一些努力,去讓燕國皇帝和慕容垂之間不要爆發戰爭。

 但。

 那簡直如同沒有一樣。

 在官場上有一句話,叫做縣官不如現管,人在位子上,那是天王老子,一旦離開,瞬間就一文不值,還能夠施加影響力,那也是其他方面還有憑仗。

 一個官職尚且會如此,就更不要說生死。

 所謂人走茶涼,這就是世界的真實。

 慕容垂和皇帝之間短暫的和平,憑藉著慕容恪去維持,但隨著時間的增加,這種信任就會漸漸變淡,更不要說,洛顯之還會主動用間。

 對於一個擅長權斗的人來說,將慕容垂和皇帝之間的關係挑撥到難以維繫的程度,那簡直是太簡單了。 他腦海裡面隨隨便便就有一萬種辦法,能夠讓慕容垂和燕國皇帝鬥起來,然後讓燕國內部徹底的分成兩派,甚至爆發內戰也說不準。

 但無論是哪種結局最後獲利的都會是梁國,誰說南方伐北就一定會失敗的。

 這個世界上哪裡有什麼一定強的東西?

 強和弱是可以相互轉換的。

 梁國雖然不能變強,但只要讓其他的國家更亂,就相當於梁國變強,這就叫做國力相對論。

 洛顯之正在思索要怎麼把燕國徹底撕裂的時候,突然有家臣匆匆跑進來,大聲道:“家主,大事不好,陛下和太子出事了。”

 皇帝,太子,出事?

 這三個詞一碰到一起,洛顯之頓時就大感不妙,連忙問道:“發生什麼事情了?”

 家臣連忙說道:“聽說是太子詛咒皇帝陛下,用那些巫蠱之類的手段,然後皇帝陛下去挖的時候,真的挖了出來。”

 巫蠱?

 洛顯之整個人都懵了,他還以為會是那種政治上的不和,沒想到卻是這種厭勝之術。

 他立刻就知道,這真的是非常大的一件事,而且很可能不等割裂燕國,梁國先自己裂開了,自己必須立刻趕回建業城去。

 ……

 建業城中,百姓還沒有感覺到,但是那些貴族以及官員已經通過大量的小道消息大概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蕭衍和蕭統之間的關係,一直以來都還是比較融洽的,蕭統的太子地位相當的穩固,蕭衍從來沒有換過太子的想法,他對自己的這個兒子也還算滿意,雖然對外的時候,他一直說自己沒有優秀的兒子,但蕭統雖然不擅長打仗,但文治還不錯。

 洛顯之對此非常清楚,所以他從來沒有去關注過有關於儲位的事情,蕭衍沒有想過廢長立幼,那就沒什麼問題。

 但誰都沒想到隨著時間的變化,問題出現了。

 最大的問題就是蕭衍老了,能夠看淡生死的人,很少,就連那些雄才大略的帝王,也很擔心自己會死,蕭衍還不算是特別雄才大略的帝王,只能說是比較擅長打仗,能用人而已。

 他當然怕死,尤其是他崇信佛教,隨著年齡的增強,這些年就愈發的相信那些神神鬼鬼的事情。

 蕭衍有些寵妃去世,他讓太子給寵妃找土地安葬,因為是蕭衍派下來的事情,所以蕭統很認真的去選擇土地,後來經過一系列的交易,蕭統得到了一塊土地,但是有方士說這塊土地對蕭衍的大業不好,於是蕭衍就換了一塊土地。

 但蕭統認為花費那麼多的金錢,去買一塊差的土地,是有人在其中中飽私囊,矇騙皇帝,但他又不知道該怎麼做,只能聽從蕭衍的想法,蕭衍知道蕭統不高興,他也有些不高興,認為蕭統這是不孝順他。

 事情本來到了這裡就應該結束了。

 但沒有。

 又有方士和蕭統說,這塊土地對他不利,必須要使用一些手段才能夠陣封住這種不利,蕭統於是聽從方士的建議,用一些物件去鎮壓,殊不知這是一個陷阱。

 只能說蕭衍和蕭統真不愧是父子,在相信神鬼這方面幾乎是一致的,蕭統還算是情有可原,畢竟這世上大多數人,就算是不相信神神鬼鬼,但對於風水之說,以及氣運之說,還是寧可信其有的。

 但蕭衍,他竟然相信這種東西是太子所為,這就很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