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810章 我洛氏要的東西很簡單!

 這次又是無數人反對,但蕭衍能堅持下去。

 洛顯之聽到謝道韞言語,輕聲道:“我一直都知道,每一代的洛氏都知道,洛氏做很多事情就是因為身份太高,無論其他人如何想,這是不爭的事實,我們打壓門閥,但洛氏自己就是門閥,我們打壓士族,但洛氏自己就是士族,正如洛氏毀滅了貴族,但洛氏就是貴族一樣。

 其實洛氏一直在改變,但又一直未曾改變,洛氏可以是任何形態,所以洛氏沒有自己的利益,於是可以以天下人的利益為自己的利益。”

 洛顯之的這番話讓謝道韞感覺有些震撼,她這是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的感受到什麼叫做天下為公,如果這世上有真正的天下為公,那就是洛氏了。

 其中所蘊含的力量,是謝道韞在過去的那些年中,從來沒有聽到過的,謝氏中的子弟,都有一顆憂國憂民的心,這一直都是謝道韞所知道的,但和洛顯之一比較就彷彿差了幾個檔次。

 正常的貴族,有所謂家國觀念,家就是國,國就是家,維持家族富貴的同時,也不願意國家衰落,這是從邦周時期就傳承的精神,還有一個說法叫做有恆產者有恆心。

 洛氏的精神是同樣的道理,洛氏將天下等同於洛氏,於是就有守護天下的心。

 洛顯之見到震驚的謝道韞,便伸手握住她的柔荑,悲聲道:“只可惜這是主支才能夠做到的,這是素王庇佑才能夠做到的,江東洛氏的力量還不夠,我只能盡力而為,許多事情已經做不到了,現在的洛氏,是獨一檔,卻不夠高。”

 謝道韞能夠感受到洛顯之發自內心的悲傷,她明白洛顯之在說什麼,完成這樣宏偉的大願望,需要的力量太強大了,只有洛氏最巔峰的時候才能夠做到,比如昭聖王時期,比如洛文王時期,比如昭武威公時期,比如在征討胡人前。

 這世上聰明人太多了,洛氏的衰落是誰都能看出來的,許多事情都插手不了,否則司馬懿怎麼可能敢違背洛水之誓,有洛水之誓在前面,世人都知道洛神是真的,但征討胡人中,洛氏死傷那麼慘烈,無數嫡系死在草原,以及族人都死在了草原。

 洛神至高,但和當初的素王一樣,是不關注人間事的,她是洛水之神,神域在洛水。

 洛氏有多少人,中原各國都是知道的,昭城的戶口人數本就是公開的,再加上當初往遼東遷徙的時候,物資還能夠用戒指瞞得住,但人又不能往戒指裡面放,洛氏遷徙了十萬人去遼東,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死在草原上的幾乎是整個凜冬城的青壯以及少年,任誰都知道那座在極寒之北的傳說中的凜冬城裡面,只剩下老人和婦孺,這些人能不能在冰天雪地裡面活下來,所有人都抱有懷疑的態度。

 在大多數人心裡,傳承了一千四百年的洛氏,這次算是徹底完蛋了,就算是真還能活下來,等那一年老的人死去,估計也就是一兩萬人,甚至幾千人的小部落,在遼東艱難生存。

 江東洛氏,則成為了很多人的心理寄託,但更多人知道,江東洛氏就是正常的門閥士族,唯一的區別是,江東洛氏比起其他門閥士族更加強大,從各方面都更加強大。

 謝道韞遲疑了一下,而後緩緩抱住了洛顯之,她的身子柔弱無骨,洛顯之只覺溫香軟玉貼在自己身上,沁香滿鼻,他將寬闊的手掌搭在謝道韞的柔荑上,緩緩道:“道韞,江東洛氏雖然是分支,但身上卻有重任,雖然大多數人都認為洛氏主支會在遼東滅絕,但伱是我未來的妻子,我可以告訴你,主支現在在遼東雖然生存艱難,但卻絕不會滅絕,素王會保佑每一個子孫,等到時機合適的時候,家族就會重返中原,在昭城的舊地升起旗幟,那時我們這些流落在中原的子孫,就能夠迴歸到家族的懷抱。

 如果我們能創造出無與倫比的功績,如果我們能夠為家族奉獻,在無數年後,我們將升入素王的天界,永享光明。”

 謝道韞只覺洛顯之緊緊抱著自己,說話間呼出的熱氣吹拂在她的脖頸間,讓她覺得有些癢癢的,但聽到洛顯之那認真的聲音,她卻只覺有一種肅穆的感覺,和洛顯之相識以來,她就時常能夠從洛顯之的身上感受到那種充斥的厚重感和撲面而來的歷史感。

 這種感覺讓她無比的著迷,有一種在頌唱聖曲的青史感,每當此時,她都有一種吟詠詩歌的衝動。

 她相信洛顯之的這番話,她相信洛氏會重返中原,到了那一日,現在的所有所作所為都是值得的,謝道韞有些明白從洛有之和洛顯之都一定要造下功業的原因了,洛氏有難以言明的信仰,在心中支撐著他們。

 “家主,夫人,到了。”

 謝道韞和洛顯之分開,整理了一番略有些凌亂的衣裳,而後便聯袂而下,一下車便覺千百道灼熱的視線傳來,整個曲水流觴宴的所有人都望向了這裡。

 此刻出現在無數人心頭的只有一個念頭——

 那就是洛顯之啊!

 真年輕,真俊美。 姑蘇郡公,梁國三大外姓郡公之一。

 未曾加冠就升任尚書令的高顯。

 最重要的,江左第一豪門,從氏族志誕生以來,就名列第一頁最上等未曾變化過的頂級豪門。

 再望向洛顯之身邊的謝道韞,身著白衣衫裙,如神如仙,望著有些嬌柔,嫻靜如嬌花照水,亭亭玉立,小時候就有詠絮之名的才女,這些年經由謝氏發揚,號稱江左第一。

 這樣的神仙妃子,倒是和洛顯之相配。

 “此情此景,誰能不想起將近百年前的豫章郡公呢?”

 豫章郡公啊。

 這一句話一下子勾起了很多人對書籍的回憶,當年豫章郡公初次來到江東時,同樣是曲水流觴宴,同樣是洛氏和美人,有國色天香之稱的二喬。

 那一場盛會的圖卷和文字記載,直到現在還在天下間流傳,尤其是江東之地,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今日又是這樣的場景,畫師已經盤坐在溪水的各處拐角處,這裡又有這麼多的文人墨客,又不知道有多少詩歌雜句以及文賦憑弔從此而出。

 一念至此,來到此地的眾人竟然頗有壓力,一個不好,這可就是要在青史上留下笑名了。

 洛顯之和謝氏一眾人走到屬於他的位置所在,這裡是整個宴中視野最好的一處,也是在所有人的正中。

 洛顯之等人坐下後,謝安和謝道韞開始指著來到這裡的人給洛顯之指認。

 謝安指著一個有皇族冠蓋的位置說道:“那個是會稽郡王蕭雲,他是唯一一個來到這裡的皇族之人,靈秀你應當知道,這種大場合,沒有皇族的人是不行的。”

 洛顯之點點頭,示意自己知道,進入漢末列國以來,在爵位制度上發生的最大變化,就是有了親王和郡王的區別。

 親王就是傳統的諸侯王,通常是一個字,選取那些邦周時期的國家名字,當然,因為洛氏的存在,洛王還沒有人封過。

 在親王之下的郡王就以郡為名,通常被皇帝封給不太受寵的皇子,或者宗室有功勞的臣子,或者是太子的兒子,這就是如今天下變化較大的爵位制度。

 在郡王之下,倒是沒有大的變化,在列侯之上有一個特殊的郡公爵位,通常都封給政治地位比較特殊的人,諸如魏國封給禪位漢朝皇帝的隴西郡公,燕國封給禪讓燕氏的遼東郡公,蕭衍封給楚氏的郡公,以及曾經主政江東的洛氏的郡公。

 謝道韞指著幾個人道:“那是姑蘇陸氏的人,郎君應當不太陌生,洛氏和陸氏在同一個郡中,傳承許久的江東士族,那個是淮陰韓氏,郎君就更不陌生了,傳承四百年的大貴族。”

 洛顯之注意到謝道韞用了大貴族這個稱呼,這就是一種細節,現在的淮陰韓氏,當初是一部分淮陰韓氏南下江東建立的,沒想到啊,幾十年後,江東反攻漢國成功,徐州重新落入了江東手中,當初南下的蘭陵蕭氏和淮陰韓氏,竟然回到了故土,回到了故郡中,重建了門庭。

 蕭氏更是搖身一變成為了皇族,唯一可惜的是,淮陰韓氏沒拿到淮陰侯的爵位,而且明眼人都能夠看出來,就算是封個郡公出去,也不會封這個爵位給韓氏。

 而當初留在漢國中的蕭氏和韓氏主支,則隨著漢國敗退的大軍北遷,現在在齊地青州生活,如今的青州,聚集了蕭氏、韓氏、呂氏和洛氏這幾家,五姓七望只剩下張氏了,張氏在哪裡,張氏在修道,已經暫時不參與政治,甚至就連士族都算不上了。

 淮陰韓氏和江左士族有種迥然不同的畫風,又因為悠久的擁有封國的歷史,用貴族來形容他們倒是非常合適。

 “那邊的是琅琊王氏戰亂時遷徙而來的,在以前還比較興盛,但現在族中沒什麼天縱之才,漸漸淪落到二等士族了,不過叔父的好友有一手上好的書法,可以作為今日的記錄。”

 琅琊王氏。

 洛顯之知道,在楚國時期還是比較興盛的,曾經也有一段時間執掌朝政,但時間很短,楚國時期就是那種,城頭變幻大王旗,各個家族輪流在最高峰和皇室一起執掌江東大政,最後蕭衍不想這麼玩了,又有了足夠的實力,就直接換了皇帝。

 當代的王氏中,最為著名的就是王羲之,號稱江左書法第一。

 洛顯之點點頭道:“我知道王羲之,見到他的書法,他的文字當真是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數遍江東沒有人能夠比得上他,我聽聞酒後所能夠寫下的文字更加動人,叔父稍後可要多勸他酒,定要將今日所聞所景都記錄下來,傳到後世。”

 謝道韞繼續給洛顯之介紹著一些比較有名的人,最後計算所有的人,來到這裡的一等士族有四家,二等士族有十九家,三等士族二十四家,其餘不入流的士族有上百家。

 表面上看來,來的不算是多,但實際上這是一個相當恐怖的數字。

 要知道梁國中,大多數的士族是不會出現在建業的,他們都在自己的家鄉做官,只有成為京官後,才會來到建業,就比如洛顯之,換句話說,很多在郡中有名的士族都沒有出現在這裡,即便是這樣,還有這麼多的士族來到了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