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807章 洛顯之,三日三遷!

 蕭衍不知道該怎麼評價自己聽到的東西。

 與其提高自己,不如詆譭別人。

 與其費力選拔人才,不如用計毀掉敵國賢才。

 不提為寒門上升開路,不提讓士族主動的拱衛國家,而是嚴厲的打擊其中不法。

 尤其是最後這一條,不努力提高自己,而是等著敵國爛下去,這種辦法,簡直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但真的好有道理。

 蕭衍感覺自己可能有些毛病,但他越想越覺得自己沒問題,那有問題的就是洛顯之了。

 他目光很是複雜的望向面前言笑晏晏的洛顯之。

 洛顯之的長相自然是很俊逸,身上滿是儒雅的氣質一看就是飽讀詩書的人,膚色白皙,手指就連指甲都乾乾淨淨。

 一看就是赤誠君子雖然年紀尚小,甚至未曾加冠,卻沒有絲毫的少年稚氣,反倒有些名士風範。

 但誰能知道笑盈盈的洛顯之,會提出這一條條建議呢?

 蕭衍和洛氏關係好,他也不憋著,直接問道:“靈秀,你這些想法,是出於何等想法而來,朕對洛氏雖然不算是很瞭解,但大概傳說中的洛氏,不都是尊重那些名門,而後名門擁護嗎?

 朕記得先漢時,洛氏就是許多名門的領袖,後漢時就更不必多說,天下楷模洛子川,乃是士族之首。”

 這就是蕭衍對洛氏不瞭解了,洛顯之當然知道自己不是洛氏中唯一一個這種,只不過之前的許多先祖都不說只做而已。

 但自己和先祖所面臨的處境不一樣,只能說出來。

 他緩緩收起笑容,心中則想著編一些理由,又覺得沒必要完全編,他盯著蕭衍,帶著些感慨緩緩道:“是啊陛下,在曾經的確是如此。

 但大梁的局勢,若是想要奪取天下,卻不能用純粹的王道了,王道是以本傷人之道,如果現在我大梁有燕國的國勢,臣會推薦陛下大興仁義之道,寬容的對待國中每一個士族官吏以及百姓。

 但我大梁不是。

 如果燕國統一了北方,我大梁除非能夠統治整個黃河以南,否則就連守住國土都很難,燕國能不能統一北方,臣不知道,但燕國統一的機會是比魏國大很多的。

 等到燕國一兩年消化了冀北之地,一定會發起河東之戰,有那個慕容恪在,魏國大概率不會是對手,失去了河東,魏國面對燕國,遲早是死。

 河洛之地,也難以保得住,那個時候,就算是再實行王道,也保不住大梁。

 臣的祖先是洛國君主,洛國實行了那麼多年的王道,最後還不是因為國力的巨大差距,而敗於秦國,僅僅王道是不夠的。

 我大梁一定要抓住機會,拿到整個黃河以南,才有講未來的資格,漢國和魏國,就是我們的主要對手,搞爛他們是長遠的計劃,包括搞爛燕國是我們現在就要開始做的,雖然和燕國結盟,但細作現在就應當開始在燕國中釋放謠言了,還有我梁國的各種奇珍異寶,香車美人,要多多的給列國君主以及貴族送去,讓他們沉迷在聲色犬馬之中。

 整肅國中更是重中之重,父親之前的管理方式,已經快要到頂了,再想要通過現在的方式,繼續提高國庫的收入,很難,現在所要做的就是維持,然後開始清查國中的不法之事,狠狠地用殺戮來震懾基層胥吏,不要讓百姓陷入不能生存的境地。”

 洛顯之這番話就顯得正常了許多,至少比先前正常了很多,蕭衍大致知道了洛顯之要做什麼,他只剩下最後一個疑問,“靈秀,朕總有一種感覺,你是不是覺得你的父親,留下了很多問題,朕要為你的父親說一句,青雲是朕此生見過最有才華之人,他是朕最好的丞相,沒有青雲給朕坐陣後方,朕不可能達到現在的成就,朕甚至就連草原都不敢去。”

 洛顯之直接愣住了。

 蕭衍的神情很認真,他是真的很懷念和洛有之共事的時間,那個時候的蕭衍,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哪裡像是現在,明明和此前,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卻被梁國的現狀掣肘的什麼事情都做不了,於是他愈發的懷念洛有之。

 洛有之就是那個能夠興旺自己的人。

 他有些哭笑不得的說道:“陛下,您如何會這般想?那可是臣的父親,是臣此生最崇拜的人,臣怎麼會對父親不滿呢?

 這世上從來沒有完美的執政,邦周時齊國管仲,興盛了齊國卻導致齊國過於重商,晉國強大卻導致卿族坐大,臣的先祖文公改革是最完美的,但依舊沒能改掉根源,宣公的改革讓諸侯進一步坐大,洛文王執政,民間豪強也在恢復,這都是不可避免的。

 臣現在相當於是第二階段的執政,目標是處理臣父執政時的問題,讓臣父的政策更加流暢的執行下去,僅此而已。”

 原來如此!

 蕭衍也反應過來了,洛氏這麼看重孝道的家族,怎麼會犯這種錯誤呢?

 他再次回想了一下此番洛顯之進入宮中後所說的諸多言語,這些話單獨聽,感覺有些問題,但是合在一起,就能夠感覺到,洛顯之明顯是有一套自己邏輯的,而且這套邏輯是他深思熟慮許久的。

 蕭衍的眼睛望向他在上首的桌案,那個上面放著洛有之留給他的遺言,兩個人沒能見到最後一面,洛有之臨終前寫在紙上,其中一條就是,任用尚書令時,要選擇能一以貫之的人,不要選擇那些只能做副手去執行的人。

 現在看來,洛顯之就是這樣的人。

 “靈秀,你比朕想象中的還要優秀,真不愧是青雲的兒子,有你這樣的兒子,青雲的確是九天之上,可以欣慰,不像是朕,那幾個兒子都不成器,唉。

 你說得對,朕應當在朕還活著的時候,盡力去做到更多的事情,否則以後我大梁還不知道會如何。

 靈秀,朕會盡快將尚書令的任命下發,你馬上就會接任,對未來如何執政,你可有些想法了?”

 洛顯之深深躬身道:“陛下,臣已經大致有思路,這些年臣不僅僅在姑蘇讀書,還曾經在江東的各處都遊歷過,對如今國中情況,還算是瞭解,知道該從何處下手。”

 得到洛顯之的回答,蕭衍點點頭說道:“那就好,你且回府中,接下來的幾天,朕會將旨意下發到你府上。”

 洛顯之再次躬身作揖,而後離開了皇宮,走在皇宮中,望著那些巍峨的建築,洛顯之卻覺得姑蘇的山水更好,他曾經想一輩子生活在姑蘇的山山水水中,但最後,洛這個姓氏還是讓他離開了那裡,走到了建業之中。

 這巍峨的皇宮啊,下一次再來上朝,自己就不再是現在沒有官職的賦閒之人,而是尚書令了。

 從賦閒之人,搖身一變,成為尚書令,在如今的梁國中,也只有自己一個人了。

 洛顯之低著頭,攤開雙手,手指上的紋路都根根分明,骨節明顯,自己能夠將整個梁國都握在手中嗎?

 能夠達到父親曾經達到的成就嗎?

 洛顯之在問著自己,沒有人知道結果,他自己也不知道。

 盡人事,知天命,如此而已。

 ……

 在洛顯之來到建業第三天,這個消息終於傳遍了整個建業的權貴圈子,洛有之的兒子來到了建業,這絕對是超級大新聞。

 謝氏還在等待著皇宮中的消息,根據消息和洛顯之的意志,來決定如何向整個建業宣告他的到來。

 建業城被這條消息刷屏,幾乎每一場聚會都在思索,皇帝會給洛顯之什麼官職,少數人猜測是六品,最可能的是國史的編撰,這項工作清貴,又容易出成績,而且還是洛氏的老本行,給楚國修史是現在的大工作,畢竟大多數人的祖先都在楚國當過官,這項工作可不算是容易。

 但大多數認為以皇帝和先姑蘇郡公的關係,一個六品絕對不可能,皇帝很可能會小小的破例,給予洛顯之五品的官職,直接成為主管楚國史書修訂的主要大員。

 或者說是進入禁軍,這樣方便帶著洛顯之打仗的時候立功,然後回來之後就可以直接升官。

 這些人的確是比較閒,不僅僅猜測官職,就連之後的升遷路徑都想好了。

 但還是猜錯了。

 如果沒有兵敗的那件事,或許蕭衍的確是會給洛顯之一個五品的官職,然後讓他快速的立功升遷,一步步讓他當上丞相,就算是當不上真正的丞相,那三公錄尚書事也足夠。

 但兵敗之事,刺激到了蕭衍,最終導致瞭如今的結果。

 建業城的權貴們,終於知道了什麼叫做震撼,無論是高官顯貴,還是門閥士族。

 “敕令:洛氏顯之,出身名門,忠正之後,爵列郡公,尊貴有神,朕往辰星,當得高顯,當得其佐,賜其尚書檯行走。”

 這是蕭衍賜下的第一條聖旨,進入尚書檯是眾人沒想到的,尚書令在很多人看來是俗務,除非是尚書令和左右僕射這樣的官職,才值得去做。

 僅僅一天之後,就又有聖旨從宮中傳出。

 “尚書檯行走洛顯之,品行高潔,朕甚慰之,郡公高爵,多有犧牲,朕拔擢為尚書右僕射。”

 大多數人已經矇蔽了,怎麼就直接尚書右僕射了,還不如直接把尚書令賞給他!

 又是一天。

 “尚書右僕射洛顯之,允文允武,才智超群,所獻之策,朕甚喜之,大梁有此大才,當興,拔擢為尚書令,曉諭。”

 轟!

 令旨一下,

 建業震動!

 ————

 洛顯之字靈秀,年十七襲爵姑蘇郡公,顯類其父,頗作剛強,輒斥屬僚,威蓋群臣,有貴觸法,時例能容,顯曰:“貴者,多犧牲也,吾殺汝,非吾厭汝,乃正國法,乃告汝祖犧牲。”

 遂殺,江左譁然無言,民諺曰:“江左靈秀,威顯天正。”

 顯之鐵面,由此而始。——《南史·姑蘇郡公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