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778章 風流冠冕已落地!

 第778章 風流冠冕已落地!

 草原荒蕪,略泛焦黃,山層俱染,天下之變,如火如荼,遼東十年,飲雪寒霜,自極北而至,草原亦霜凍不止,漠北雪域,牲畜凍斃者眾多,牧民哀嚎泣血,死於河畔者眾,獸皮裹身,不能禦寒,祈求長生天,素王上皇長生天,乃至於日月山川諸神者,數不勝數,但終無應者。

 陰山腳下,氈帳綿延,草原金帳便立於此地,單于統率著如今草原最強大的國家鮮卑夏國,金帳外的護衛皆頗為雄壯,鮮卑單于乃是鮮卑數十個部落中最強的燕部首領,另外還有勢力較強的四大部族,為拓跋部、宇文部、慕容部、獨孤部。

 遼東胡人為何認為燕國同樣是胡人,就在於燕國和鮮卑皆發跡於遼東大鮮卑山,血緣交雜太近,草原上多有搶掠女子的習俗,血緣本就繁雜,所以帶有一定母系氏族的遺留。在胡人部落中,多將燕部鮮卑與燕國皇族混為一談,將慕容鮮卑與燕國慕容氏混為一談,實際上就連這二氏自己也說不清血緣,畢竟在剛剛流放至大鮮卑山後的那些年,可沒有族譜,最終只能用入夷狄則夷狄將其排斥,縱然真的曾經是親戚,但如今燕國是尊貴的諸夏之親,而燕部和慕容部不過是夷狄之卑。

 拓跋賀風塵僕僕自西部趕回王庭,身軀極是高大,身為四大部族首領,他是鮮卑夏國的四王之一,亦有大夏第一勇士之稱,於鮮卑夏國中權勢極大,此刻抱拳昂然道:“大單于,大漠以北,冰雪日盛,不宜生存,諸部請遷漠南,還望應允,草原歲歲大雪,我族艱難求生,請攻南國,以得活命。”

 拓跋賀之言,得到了帳中鮮卑貴族的認可,草原部落,在天寒大飢下,除了掠奪南國,別無他法,於是皆請求單于燕回攻伐南國,但眾貴族未曾料到的是,燕回拒絕了這個提議。

 燕回沉聲道:“如今獨孤、宇文二部,俱未臣服,魏、燕強橫,擅自征討,於己不利,不若與魏國互市,交為睦鄰,魏國廣袤富饒,然國中不靖,南國紛爭之烈,不弱於草原,我族與之修好,其必欣然,而後東服二部,一統族群,揮軍而西,併吞西域,其地富饒,人口亦眾,無山川相阻,鐵騎踏而國將平,定可一戰而功成,其時我國勢之盛,將亙古而未有,豈不美哉,西王悍勇,翌日當為先鋒,本單于為西王壓陣。”

 燕回之言讓眾人心悅誠服,真不愧是單于,果然有通天的智慧,拓跋賀從血海中殺出來,曾一日手刃百名勇士,乃是鮮卑戰神之一,當即拍著胸脯保證道:“單于軍旗所指,拓跋部鋒刃即至!”

 關中諸水環繞,繁榮茂盛,長安亦恢宏盛大,魏國權貴對鮮卑單于所請欣然答應,待鮮卑使者離去後,在短暫的平靜後,整座魏國都好似活了過來,宮廷中,曹氏夏侯宗親拱衛小皇帝,士族俱坐於殿中,司馬懿顫顫巍巍上前叩首道:“臣懿啟呈陛下,大魏據雍涼、河洛,皆周秦大業,王者地也,域土茂盛,諸國之先,然域國多以封疆之界,山河大川為之上,險關要隘為之中,兵戈威武為之下,關中四塞之國,據金城之固,河洛八關,有叩關之險。

 方今天下,漢燕交織,無可攻我,鮮卑交結,亦可安也,惟先吳今楚,據南陽,脅商於,迫武關,乃我大魏心腹之患。秦不據巴蜀,則無以攻楚,無以糧源,今我大魏,亦如此也。奪巴蜀,俯視荊楚,奪河東,俯視關東,成西秦一統諸國之勢,大業可成矣。”

 宗親對司馬懿出聲自然有不滿,但老輩宗親死盡,二代無能,作為曹睿的託孤大臣之一,司馬懿在魏國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況且攻伐巴蜀,這是先武皇帝崩殂前就定下的國策,結果經過文皇帝和明皇帝兩任皇帝,都沒有成行,一直推遲到現在,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誰反對,唯有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