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777章 願以赤血挽天傾!

 第777章 願以赤血挽天傾!

 凜冬城依丘陵而建,屋舍圍繞著中極排布,中極所在正是洛宮以及英靈殿,宗廟會佈置于山上的城中,說是洛宮不過是一些略顯逼仄的房屋,洛氏大部分人遷徙至此才數年,還未能建立恢宏的大城。

 英靈殿前,洛氏族人及諸家諸族俱跪伏於前,愈發蒼老的洛諶手持神杖肅穆道:“十年寒霜,終鑄凜冬,俱往英魂,吾族已於極寒極北黑暗之地,矗立燈塔,素王之光將輝耀北境,安息哉,安息哉!”

 十萬人皆垂首叉手同聲稱頌,“素王的神靈在天上,光輝美名萬萬年。

 子孫受享大光明,福澤綿延後嗣長。”

 眾人剛齊聲頌完,又頌三聲,洛諶正要走下祭壇,卻突然一個踉蹌,身體先是一晃想要站穩,而後竟徑直倒下,這突然的變故驚住了所有人,直到神杖落在地上發出重重的聲響,洛攸才反應過來,直接衝上祭壇,將洛諶扶起,大聲道:“族人俱回屋舍,各自安定。”

 圍攏的眾人不得不散去,心焦的等待著洛宮消息,三日後,當懸於洛宮的鐘聲沉悶響起,所有人都知道了結局,家主果真去世了。

 洛諶擔任家主十年,繼位不久便行往遼東,五載不曾見子民,又五年,洛氏遷徙至此,他最大的作為便是建立凜冬城,在洛氏族人俱遷至凜冬城後,竟然暴猝而亡,真是時也命也。

 令家族遷徙遼東者,葬於昭城,使家族安於遼東者,死在極寒所在,葬禮並不繁複但很盛大,洛諶未曾給自己修建墓室,他被葬於凜冬城南,寓意回望南國。

 洛攸的繼位儀式亦十分簡陋,大祭司在宗廟中為他冠上冠冕,再將神杖交到他手中,簡單的不像是傳承千年規矩頗多的世家大族,倒像是蠻荒的胡人為自己隨意戴上王冠。

 洛攸站在高處望著所有正忙碌的子民,耳邊迴盪著父親的遺言:“凜冬苦寒,取食甚難,吾不憂穀物,因遼東雖荒蕪,然其土甚貴,有數年耕耘,不足缺糧,然人食穀物,只得存也,須配肉食,為父所憂者於此也,以糧喂牲、畜,馬食尚不足,況雞、鴨乎?

 凜冬位於極北,與燕國交者兩千裡,所行艱難甚遠,不足行商以購也,爾承君位,攬以河、山,圍而圈之,使漁、獵興盛,及至開墾糧田,使婦孺俱無缺矣。”

 不曾言語家族大勢未來,不曾言語素王能否歸來,不曾言語要如何制四方狄胡,只言一食一飯,洛氏之難,足可見也,遷徙凜冬帶來的大量存糧,使洛氏數年內無後顧之憂,然近憂既解,遠慮必現,如何為十萬聚集在凜冬的子民求得生存,便是唯一所慮事。

 數千漢子袒露上身,滿是晶瑩汗滴,正揮舞著手中鐵器將土層剖開,在溝渠的盡頭是樞紐,可引江水至此灌溉農田,興修水利乃提高農田產量的不二法門,縱觀凜冬城外,多有塊塊農田,溝渠田壟於其間穿過,洛氏遷徙有人力、有技術、有器具,開墾速度極快。

 大江之畔,亦是一群大漢持孔眼較大的漁網乘著小船於江上馳騁,見到有大魚群便縱身跳入水中,手臂拍擊揚起層層浪,在夏季時,不需要洛氏嫡系子弟,都能捕捉到魚,只有冬季嚴寒時,才需要嫡系發動沉魚天賦,增強捕魚的機會。

 凜冬城外的山林中,鬱鬱蔥蔥,盡是白楊松柏,成片成片的原始森林,其間豺狼虎豹甚多,可食肉牲畜俱不缺少,青壯十數人各分小隊,進山捕獵,若是尋常獵戶自然難以尋覓獵物,但洛氏的捕獵小隊通常由嫡系領頭,洛氏如今的捕獵隊中有上百隻海東青,大多數的獵物皆避無可避,洛氏又有甲冑、弓弩、利器、傷藥,與尋常獵戶完全不同,曰捕或許有所偏頗,當以狩為準,縱然猛虎亦不過箭下鬼也。

 遷徙至凜冬城後,除了寒冬太過難熬,每年都有族人死去外,所有人都發現這其實是物產豐饒之地,腳下的土地也是種糧的好土,素王所言,洛氏將於白山黑水興盛,誠是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