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742章 吳國都何處?

 不過遷都之事,茲事體大,洛楚敢肯定只要他敢提,江東所有士族都會齊聲反對!

 眾人將洛楚迎在主位上,而後吳國文武坐在左手,荊州文武坐在右手,涇渭分明。

 這不僅僅是江東和荊州間不互信的表現,更是目前吳國的政治局勢外在表現。

 即吳國穩定系在洛楚一人之身!

 他在,吳國就有爭雄天下的可能。

 他不在,立刻就是慘烈的派系爭鬥,直到一派勝利,其餘派系臣服為止。

 洛楚環視一週然後緩緩開口道:“荊州牧願投誠我吳國,本公喜不自勝。

 如今本公添為吳國攝政會議首席,經吳國諸執政共同商議,封荊州牧為我吳國荊州刺史,入攝政會議。

 念在君尚年幼,前往吳郡遙領荊州刺史事務,君可願意?”

 在政治上,遙領就是不領,再高的虛銜不如再低的實權,正如萬石的三公不如千石的尚書令。

 荊州士族聞言卻喜不自勝,將劉琮給虛銜調走這才證明吳國的誠意,劉琮在舅舅蔡瑁的提醒下當即跪拜叩謝恩典。

 在接受了荊州士族的效忠投誠後,洛楚問出了他最關心的問題,“襄陽可穩定?

 蜀國可有通路?”

 荊州四大士族皆出身襄陽,黃承彥、龐統這些人都是襄陽名士,聽到洛楚詢問,龐統立即上前道:“啟稟郡公,襄陽穩固有若江河磐石。

 入蜀之通路,皆為劉焉把持,若要進攻蜀地,不易。”

 洛楚見面前之人頗為醜惡,實在是生平僅見,又見其侃侃而談,頗為風範,便猜到這便是荊州龐統。

 當即奇聲問道:“你便是荊州名士龐統龐士元?據說荊州士人稱你‘才高無二,荊楚第一’?”

 江東眾人皆望向龐統,江東與荊州之戰,龐統妙計頻出,幾乎稱得上一人獨鬥江東謀士團。

 沒想到就是此人。

 這也,太醜了!

 尤其是在洛楚和周瑜這種江左聞名的美男面前,幾乎所有人都忍不住皺了皺眉頭。

 龐統聽到洛楚話中的熱切先是一喜,然後就感受到江東眾人的情緒,頓時心中一堵,眼中有厲色閃過。

 他自小因為容貌便受到歧視,即便是憑藉才能彰顯,但還是處處受到歧視,他性格乖戾,甚為偏激,就是因此。 這群江東人,真該死!

 洛楚又望向坐在荊州眾人最末的一名須白大漢,頗有不怒自威之感,對此人江東眾人很是熟悉,正是荊州大將黃忠,萬人敵!

 洛楚收回目光,問龐統道:“士元,南陽太守趙弘如何?”

 南陽之重,河洛之鑰!

 長安、洛陽,不得南陽,二京不穩,吳國想要前往中原,便必須要奪取南陽,所以洛楚有此問。

 龐統帶著些許試探的問道:“趙弘與我荊州一向貌合神離,在南陽郡中自守,郡公可要征討之?”

 洛楚立刻搖頭,他現在要做的是整合吳國內部,於是說道:“自然不行。

 如今天下局勢,牽一髮而動全身。

 南陽之地,事關重大,我軍一動,便是眾矢之的。

 若被群起而攻之,悔之晚矣。”

 龐統軍略極高,自然知道攻南陽的壞處,聽到洛楚所言放下心來。

 一下子接收了整個荊楚七成土地,南陽、蜀中又暫時都不能輕動,於是吳國大踏步向前的腳步一下子慢了下來。

 荊州和揚州間商路徹底放開後,吳國立刻迎來了蓬勃的繁榮發展。

 這種平穩維持了許久。

 直到洛楚想要遷都的心思流傳出去,而後迅速化作流言傳遍了整個大江上下。

 從長江頭的漁夫到長江尾的小民都在聊著吳國要遷都之事。

 沒過多久,魯肅、二張、顧雍等一眾吳國大臣,便齊齊到了洛楚府上,唯有周瑜作為大都督沒有回來。

 但世人皆知魯肅的意見就代表周瑜的意見。

 洛楚府中,曾經作為政敵的眾人皆面容肅穆,顧雍作為如今吳國相,地位崇高,直接就環視眾人道:“遷都絕不可行。

 江東才是我吳國興盛氣運之所在,這裡是我吳國根基所在,都城在此,千年永固,怎麼能遷徙到窮山惡水的荊楚之地?”

 說著與魯肅對視一眼,魯肅緩緩點頭認可顧雍的觀點,他不贊同遷都,但還是低聲道:“但這個理由不行,郡公不會認可這種說法。”

 洛楚和小喬聯袂而出,這麼多年的歲月過去,小喬依舊是那副十幾歲的模樣,清稚甜美,當年一對璧人,如今倒像是兩個時代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