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673章 大漢不會亡!

 經過與曹操的交談,劉備尋求謀主的需求愈發的高,因為剛才和曹操的交談已經暴露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那就是這天下諸侯眼見就要不裝了,這大漢的旗幟真的就快要被拋棄了,袁紹對漢室的不屑已經是天下人都能夠清晰所見到的。

 在劉備看來,在袁紹這種人看來,如今這大漢既沒有天命又沒有德行能夠得到漢室老臣效忠的君主,自立才是最佳選擇。

 如今遼東燕國的鐵騎愈發鋒銳,現在中原就連天子都沒有了,若是遼東燕國自立為王,乃至於皇帝,這中原諸侯會做出什麼反應呢?

 劉備知道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他必須要儘快凝聚那些還零星存在於人心之中的漢室餘溫。

 第一步就是要擊敗曹操,不擊敗曹操自己就只能被困在青州,若是就連兗州和河南郡都不能打通的話,又何談佔據司州進軍關中去迎接皇帝呢?

 劉備轉過身,見到眾人都已經起身,正要招呼著眾人離開,關羽突然重重躬身道:“願隨大哥,興復漢室,縱粉身碎骨,亦不改吾志!”

 張飛條件反射般的同樣一抱拳道:“大哥,俺也一樣!”

 眾人皆面容肅穆道:“願隨主公,共建大業,興復漢室!”

 望著眼前這一幕,劉備走到關羽身前扶起他感動道:“二弟,三弟,諸位……”

 劉備忍不住有些哽咽起來,“諸君之願,劉備知曉,願同諸君共建大業。”

 曹操等人還未曾走遠,自然見到了劉備一方的動靜,荀彧望著這一幕若有所思,他明白這就是劉備集團的宗旨和文化旗幟了。

 這種東西表面上看起來沒有什麼大用,但是對一個勢力來說是無比重要的東西,甚至能通過這種大旗吸引那些極其優秀的人才前來。

 興復漢室。

 這個旗幟所代表的不僅僅是恢復秩序,還隱含著凌駕天下的大願,不一統天下怎麼能算是興復漢室呢?

 這是劉備在隱晦的向天下人表達自己的志向,表明他不是那種只願意坐守一地的守戶之犬,而是志在天下的英豪。

 即便是那些對興復漢室不感興趣的才智之士,同樣會對劉備的勢力感興趣,總之荀彧稍微一想就感覺到了這個旗幟所能夠帶來的好處。

 ★an ★c○

 他不由自主的由此想到了自己所居的曹操的勢力,該要舉起什麼樣的旗幟才能夠同樣吸引天下的英豪呢?

 答案只有一個。

 荀彧的目光望向了長安,這個答案已經出現在曹操陣營之中很長時間了,當初在洛陽無雙侯洛空殺死董卓之後,曹操試圖追上李傕郭汜將劉協搶過來的時候,就是在執行這一條道路。

 奉皇帝以令漢臣!

 只可惜沒打過西涼兵,導致這一計劃破產,在荀彧看來,這一戰結束之後,無論勝敗都要改變現在的這種態勢,必須往司州關中發展,才是正道。

 兗州這片四戰之地,只能暫時作為基業,不能一直以這裡作為根基。

 無論是劉備還是袁紹都不是能夠輕而易舉戰而勝之的對手,反觀關中李傕郭汜,是兩個單純的沒有腦子的武夫,擊破這兩人簡直易如反掌。

 若是能夠佔據關中,成為昔年西秦之勢,再遏制三河,就能得到鯨吞天下的氣勢。

 荀彧腦海之中有無數的規劃閃過,等到曹操又喚他一聲,便反應過來,現在最關鍵的還是眼下的這一場戰爭。

 若是能直接擊敗劉備,佔據兗青二州,再謀奪徐州和豫州,據有中原四州之地,哪裡還需要進什麼關中?

 直接北上攻滅袁紹、公孫瓚,南下掃平袁術、劉表之流,六合之內,八荒之中,哪裡還有什麼對手?

 曹操和劉備之間的戰爭打的相當謹慎,完全突出一個寧願不大勝也絕不失誤的節奏。

 如果說袁紹和公孫瓚的戰爭爭奪的是北方霸主的地位,那曹操和劉備之間的戰爭所爭奪的就是中原霸主之一的地位。

 另外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是袁術,但是袁術雖然佔據豫州一部分土地,但是他的目標是江東淮泗。

 另外因為劉表一直在後方牽制,所以實力最強的袁術反而沒有參與這場中原霸主的爭霸戰爭。

 劉備和曹操之中的勝利者很有可能就會是挑戰袁術的那個人,如果二人真的能將另外一人打的大敗虧輸,能攫取大把戰爭利益的話。

 即便劉備現在是袁術的盟友,但只要形勢一變化,雙方之間的關係就會一變,今日的盟友未必就不會變成敵人。

 或者說,在統一天下的道路上,哪裡有什麼盟友?

 帝路爭鋒,打的屍骨成堆,血流成河,無數英雄豪傑盡折腰才是正常現象。

 袁術本人對於不能參與中原大戰自然是無比的煩躁,但轉念一想,他的目標一直都是徐州,控制淮泗。

 現在趁著曹操和劉備在打生打死沒機會進攻徐州的時候,他先行一步,這簡直就是上天給的機會。

 至於劉表,袁術根本就沒有把劉表放在心中,一個就連荊州士族都擺不平的守戶之犬而已,豈是他袁術的對手?

 我袁術出身洛陽豪門,乃是四世三公汝南袁氏的嫡子,那庶子袁紹尚且被稱作天下俊秀,我袁術堂堂嫡子豈會不如一個庶子?

 而且袁術自忖自己已經控制了九江和廬江,從九江和廬江進入徐州易如反掌。

 以目前徐州的形勢來看,想要得到淮泗,只要徐州士族還有蘭陵蕭、淮陰韓這兩家不激烈反對,並不算是很難。

 就算是反對,袁術也決意要用刀劍來殺服他們,身為天下最大的士族之一,袁術自忖就算是殺了那些反對者,也不會有人說什麼。

 但就在他自信滿滿的時候,他萬萬沒想到孫堅竟然真的有了不臣之心!

 他早就懷疑孫堅當初就有不臣之心,等到孫堅欣然接受朝廷揚州牧任命之後,他的懷疑就已經升到了頂點。

 果然等到孫堅佔據了九江郡和廬江郡之後,就變得非常不聽話,不願意聽從自己的命令。

 現在更是忤逆自己的命令,在眼見就要大戰的當下,竟然悍然挑起了和江東吳郡的戰爭。

 袁術雖然沒那麼聰明,但又不是個傻子,孫堅為了什麼他當然是相當清楚的。

 不就是為了掌控揚州,成為貨真價實的揚州牧,進而擺脫自己的控制嘛。

 這讓袁術相當的氣憤,破口大罵道:“真是忘恩負義之輩!

 當初若不是本將軍,他不過是個朝廷的通緝犯而已,如何能得到現在的身份地位,竟然如此赤裸裸的背叛。

 我絕不會放過他!”

 ————

 曹操性多疑,劉備性寬宏,操善刑,備多恕,操以律,備以仁,二者有若道之太極似黑白有分,後人言曰:“操、備皆行王霸道,操愛霸,備喜王,天下豪傑士各奉其主,有此矣。”——《漢末英雄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