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653章 洛陽有狂風暴雨,憤怒猙獰!

 這還沒有完,董卓當即就要將剛才出言侮辱他的人拖出去殺死。

 袁紹一直都記著當初洛樞離開時對自己說過的話,非常注意董卓的舉動,如今見到他悍然就要殺人,頓時又驚又怒。

 他知道自己再也不能坐視不理了,當即站起身怒喝道:“董卓,國家大臣豈可擅殺?”

 董卓盯著袁紹,眼中滿是鋒芒寒光,現在洛陽城中他最忌憚的人就是袁紹,概因袁紹既有實力又有聲望。

 雖然不是家主,但是現在袁氏的門生故吏都以袁紹為主,甚至就連袁術都被排除在後。

 袁紹卻凜然不懼道:“國不可一日無君,未曾聽聞過國不可一日無臣,天下社稷所不能或缺者,乃是皇帝,而不是你董卓。

 天下的大事,是在我等公卿之間,你一個武人,懂什麼治國理政,懂什麼協調陰陽?

 無雙侯乃是兩百年的高爵,卻困坐深宮!

 你隔絕內外,不使陛下與我等公卿相見,難道不是圈禁皇帝嗎?

 太后天然攝政卻未曾垂簾而閉居深宮,這難道不是你董卓所為嗎?

 你在這裡大言不慚說什麼聚眾謀反,難道謀反的那個人不是你自己嗎?

 太后和皇帝是否還活著呢?

 一樁樁一件件,你董卓還有什麼清白之語敢於出言?!

 你說西涼鐵騎悍勇,我河北兒郎難道會弱於你西涼嗎?”

 袁紹的質問在堂中響起,所有人都望著威風凜凜的袁紹,董卓聽到袁紹竟然提起了皇帝和無雙侯洛空,還提起了河北軍,心中殺意大熾,寒聲問道:“袁紹,你在這裡妖言惑眾,真是其心可誅啊!

 可是要試試我寶劍是否鋒利嗎?”

 董卓的殺意實在是太明顯了,甚至就連堂中的武士都傳來了些許異動,幾乎整個屋中的人都陷入了寒意之中。

 袁紹心中神念電轉,只覺一股氣血湧上,直接抽出利劍憤然道:“我劍也未嘗不利!”

 “嘶!”

 袁紹的針鋒相對頓時讓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氣,雖然現在的袁紹實在是太讓人心折,欽佩,但眼見這殿中氣勢緊張,眾人還是連忙起身安撫。

 袁紹理智迴歸,又回想起洛樞所說,心知在這裡與董卓對峙不是好事,甚至就連府中都不能回,之後要直接住在軍中,他心中所想一閃而過,望了眾人一眼,徑直離開。

 董卓眼中殺意凜凜,但是終究還是頗多顧慮,他還是想要和士族合作,甚至在掌握大權就是就開始向洛陽中以及洛陽外的士族大肆許願封官。

 現在直接與士族開戰是他不敢做的,只能放袁紹離開。

 袁紹走出院落,只覺渾身冷汗涔涔,知道自己剛才還是太過沖動,見到荀諶隨自己走出,直接說道:“友若,剛才是我衝動了,應該謀定而後動的,幸好這董卓還不是一個徹徹底底的瘋子。”

 荀諶卻興奮道:“主公,剛才您在堂中怒斥董卓之事,將會傳遍四海了,天下俊秀,告訴天下人什麼叫做天下俊秀!” 袁紹卻並沒有因為荀諶的讚揚而興奮,反而憂心忡忡說道:“友若,如今董卓兇相畢露,恐怕之前所想的共同執政,進而政鬥奪權的想法不行了。

 為今之計若是能聯絡無雙侯,將陛下帶出,那倒是可以藉此攻訐董卓,動搖分化董卓的勢力,還能將其餘人團結到我們周圍,這樣才能和董卓對抗。”

 荀諶聞言沉吟了一下說道:“主公,現在董卓隔絕內外,但是我有一個侄子,名攸字公達,現在是黃門侍郎,可以溝通內外。

 他看起來其貌不揚,但是卻腹有良謀,早就對董卓不滿,言稱董卓不過是一介匹夫,遲早是要敗亡的,若是能夠得到他的幫助,聯絡到無雙侯,並非不可能。”

 袁紹聞言大喜,連忙說道:“友若可為吾引見嗎?”

 荀諶點頭道:“現在董卓定然盯得緊,過幾日再見面,一旦暴露他與我等相交,恐怕這條線就要斷掉了。”

 袁紹認可的點點頭,現在做事一定要小心。

 袁紹離開之後,沒人敢於頂撞董卓,於是一切都按照董卓所想的進行,好在暫時沒人有生命危險,等到眾人從院落之中走出,頓時有了一種劫後餘生的感覺。

 再回想起袁紹在堂中的英姿,這些消息頓時就向著洛陽城人傳去,然後向外口口相傳,那些反對董卓的士人無論之前怎麼想,這一刻都將袁紹當作了主心骨。

 這倒是袁紹所始料未及的意外之喜,他來到洛陽的主要目標就是刷政治聲望。

 某種程度上,雖然道路走歪了,他沒能控制住朝政,但在董卓身上刷聲望真的是刷的不亦樂乎。

 劉備曹操他們通過清剿盜匪得到的那一點在四海之中的聲望,還不如袁紹直面董卓兵鋒的一句話。

 荀諶很快就將荀攸在不驚動任何人的情況下,悄悄帶到了袁紹面前,荀攸自然知道袁紹做下的事蹟,若不是如此,今日他也不可能出現在這裡,與袁紹密謀大事。

 荀攸先是給袁紹講述了一下現在宮中的情況,聽的袁紹滿是憤怒,低聲吼道:“這董卓果然是奸佞之臣,這難道不是脅迫君上嗎?

 若不是有無雙侯在宮中守衛,若不是還有禁軍在宮中護衛,這董卓不是還想要夜宿皇宮,是不是還想要對陛下不利?”

 荀攸面無表情道:“董卓實在是太過於猖狂了,天若使其亡,必先使其狂,他這麼狂妄,距離死不遠了。

 本初公,若是您能夠殺死董卓,然後輔佐陛下,這可是古代霸主的功業啊!”

 荀攸說的是古代霸主,而不是文王霍光的功業,就是看準了袁紹這個人,不願意僅僅侷限於做一個普通的權臣,而是希望能夠成功令由己出的幕府權臣。

 荀攸並不覺得意外,因為每一個士族的終極目標都是成為幕府權臣。

 袁紹眼底神色一過,對荀攸升起了一絲佩服,神情愈發認真起來,微聲說道:“還請公達示下。”

 荀攸沉聲道:“西涼軍中最關鍵的人物有兩人,一個是董卓,一個是李儒,董卓是當之無愧的西涼之首,李儒在西涼軍的威望同樣很高,但是遠遠不如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