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610章 州牧

 當年先漢時期的金令列侯,雖然不過一縣之地,但一旦戰時,權力比現在的太守大,僅僅可以率領大軍出境這一條就勝過了太守許多。

 許多人已經猜到了劉焉想說什麼,劉焉也不拐彎抹角,徑直說道:“陛下,大亂之時,派宗親以及信重的大臣出鎮,這是千年以來,屢試不爽的做法。

 當今天下,宗親大部分都在洛陽任職,這不合理啊。

 朝廷是天,地方諸鎮就是支撐朝廷的擎天之柱,不去加強這些擎天之柱卻不斷的加大天的重量,大漢又怎麼能夠安穩呢?

 臣建議陛下選派宗室之中卓絕的人才,以及陛下最為信任的大臣,廢黜已經沒有作用的刺史,使重臣擔任州牧,以州牧鎮壓各郡的太守,壓制諸郡之間作亂的豪強、洶湧的太平軍。

 大漢的安定就在這其中了!”

 廢黜刺史,設置州牧!

 “不可!”

 “這是讓地方坐大的取死之道啊。”

 “養虎為患,這就是養虎為患。”

 “劉焉心中暗藏奸計,請陛下責罰。”

 劉焉的話音剛剛落下,殿中就是此起彼伏的反對聲,這聲音之大,幾乎將整個殿的屋頂都要掀起來,但是劉焉卻沒有絲毫的不安,他只是淡淡的望著這些反對的人,他相信很快這些人就會同意他的做法。

 廢史立牧的好處和壞處是那麼的明顯,這些缺點皇帝不知道嗎?

 難道劉焉不知道嗎?

 那麼腦子有問題的昏君倒也罷了,為什麼很多明明很正常的君主以及大臣,會突然做出一些腦子有問題的昏招呢?

 不排除其中有少數的確是沒考慮周全的情況,但絕大多數昏招,實際上是不得已而為之。

 就如同發展經濟會造成環境破壞,以後處理起來會很麻煩,甚至遺禍子孫後代,這誰不知道呢?

 但是經濟就不發展了嗎?

 現在連飯都吃不上了,誰和你大談特談未來,這就是現實。

 劉焉之所以提出設置州牧,而不是諸侯王出鎮。

 是後漢一朝沒有大諸侯王,流封建制度名存實亡,因為先漢末年的諸王之亂,讓人膽寒,沒人敢提這件事。

 實際上使重臣出鎮擔任州牧就是在後漢的政治條件,最有用的不得已做法,殿中公卿以及皇帝都是很懂政治的人。 很快就反應過來劉焉為什麼要提出設置州牧,這實際上就是諸侯王出鎮制度,只不過州牧比諸侯王還要好控制一點。

 皇帝可以藉助設置州牧來控制天下,只要他選中的州牧效忠朝廷,中央朝廷的實力將會大大增強。

 皇帝心動了。

 他現在不信任那些諸侯,他最想做的就是在地方州郡之中安插自己的親信。

 皇帝的表情一看就是心動了,殿中公卿還有人想要出聲反對,但都被攔了下來,這一看就擋不住了,還不如想想到底怎麼從其中獲得足夠的好處。

 夜色愈濃,皇帝和公卿卻沒有絲毫的倦意。

 一場因為皇帝做噩夢而出現的會議,竟然會出現這麼大的變數,這是所有人都未曾想到的。

 ……

 洛陽之中的紛紛擾擾,以及種種事務,身處前線的人自然不知道,這些勤王的諸侯不會知道皇帝已經開始懷疑其中許多人。

 好在皇帝還是聰明的,沒有做出臨陣換將,遙控指揮,下發金令這樣的腦殘行為。

 皇甫嵩和洛空以及諸多的諸侯在不斷的商議後續作戰的問題。

 兩支勤王軍想要配合,誰來主攻,誰來輔助,都需要之前就確定下來,否則數十萬人上了戰場,就是一團亂糟糟,稍有不慎就是一處炸營,然後處處炸營,最後一敗塗地的結果。

 洛空和皇甫嵩的相處並不愉快。

 在洛空看來,皇甫嵩除了超強的統兵能力,完全沒有任何值得稱道的地方。

 幾乎擁有一個漢軍將領所有的缺點,雖然讀過書,但卻是一個純粹的武夫,對生命過於漠然。

 皇甫嵩則認為洛空有些婦人之仁,不是一個合格的將軍。

 兩人之間的種種不和,其他諸侯自然是看在眼中,有的人不在意,還有的人甚至暗中發笑,有的人則有些憂心兩人之間的關係會不會影響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