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610章 州牧

 第610章 州牧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一種珍貴稀缺,許多人一直到死都難以得到的東西。

 人與人之間的懷疑,是一顆無時無刻都存在於人心之中的有毒的種子。

 君臣這種極致的權力者之間,總是懷疑遠遠大過信任。

 於是帝王心術或者說權術就在其中應運而生。

 法家稱之為,君臣上下一日百戰!

 如今漢廷君臣之間幾乎沒有信任,經過連續多年的相互對峙,政治氛圍嚴肅到了極致。

 皇帝和臣子之間的關係,降到了後漢百年以來的冰點,君王不是好君王,臣子不是好臣子。

 現在維持漢廷還能團結走下去的唯一因素,就是三百年大漢的政治傳統,所帶來的慣性。

 所有人都在按部就班的做事,在伸張自己利益的同時,共同維護漢室這面旗幟,共同維護皇帝的存在。

 張角在用一種最暴烈的手段將整個天下的局面翻轉過來,這是危急存亡的時刻,而皇帝在懷疑某些人。

 越是危急存亡的時刻,就越是愛鬥,不僅僅是當今皇帝,在歷史上有太多這樣的人,秦國當年能順利的滅亡山東諸國。

 不僅僅是秦國實力強大,主要就是諸國之中都內鬥頻繁,現在大漢也要走上這一條不歸路了嗎?

 殿中有還算是忠正的臣子頗為悲哀的想道。

 皇帝坐在榻上,以高臨低,將眾人的心思一一收到眼中,殿中公卿旁敲側擊的問著皇帝在懷疑誰,但是皇帝卻不說具體的人,只是表達對整體局勢的擔憂。

 這一下就讓許多大臣有些懵,不明白皇帝到底是想要做什麼。

 如果是針對某一個人,那需要判斷一下怎麼處理,才能不會引起大的波動。

 現在皇帝是對整體局勢不滿,難道還要變動整個制度嗎?

 雖然郡縣制度的確是有些不合適現在這個亂世,在與太平軍以及各處蜂起的賊寇以及作亂豪強的作戰中,許多人就已經發現了。

 如果不是勤王詔書給各郡的太守鬆綁,現在這些太守恐怕還坐困一郡之中,不敢率兵出境。

 望著坐在榻上的皇帝,以及有些懵逼的臣子,劉焉的心突然砰砰砰的劇烈跳動起來。

 他反應過來皇帝可能不是懷疑某一個具體的諸侯,而是對造成這種結果的制度不滿意。

 這是一個機會!

 一個早就在腦海之中轉了無數次的念頭,卻一直沒有機會說出來,可能就是在等待這個機會。

 劉焉悄悄望了望上首的皇帝,回想了一下自己思索過無數遍的話術,然後作揖道:“陛下,臣有奏!”

 殿中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射過來,皇帝讓劉焉繼續說下去,劉焉便拜倒在地上,鄭重說道:“陛下。

 昔年邦周曆次中興,是依靠什麼呢?

 是依靠姬姓以及姜姓的諸侯。

 秦朝沒有分封諸侯以及短短十數年就崩殂,帝扶蘇後來冊封諸王若不是高皇帝天命所歸,天下局勢或許就要安定下來。

 於是高皇帝在奪得天下之後,大封劉氏諸侯王於四方,秦亡之禍沒有顯在我劉氏身上,三百年江山傳承到如今。

 先漢時,天下有數之不盡的金令列侯,天下有掌握大權的近支諸侯王,各為一方鎮守。

 那時的天下,雖然有造反的悖逆之輩,但是幾乎全部被掐滅在萌芽之中。

 直到天下金令崩壞,才有先漢末年的群盜蜂起。

 光武皇帝中興之後,天下廢侯重守,但時至今日,太守與豪強勾結,層出不窮。

 進不能平亂,退不能守土,這是太守一郡之守的弊端所在。

 陛下與諸位公卿可知道其中的原因所在嗎?”

 劉焉這番話一出,殿中眾人頓時屏住了呼吸,皇帝與公卿都望著劉焉,猜測他這是想要做什麼?

 原因所在?

 不就是太守職權雖大,但是治理的範圍卻小,諸郡之間不能聯合,但是叛軍可不會顧忌州郡的界限。

 不就是地方上沒有能得到朝廷信任的臣子,不能施展手腳大力施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