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609章 洛陽宮中有計謀

 這話一出常侍立刻就跳腳了,指著說話的士人憤怒道:“你罵誰?陛下面前竟然出言傷人,真是狂妄至極。”

 殿中的氣氛頓時就凝重起來。

 士人和宦官的衝突簡直就是後漢一朝永恆的衝突之一,尤其是經過了黨錮之事後,雙方之間的血海深仇,再也化解不開。

 皇帝沒想到士人會在這種場合直接開罵,完全不顧及他這個皇帝的面子,心中一股邪火嗖嗖嗖的往上竄,一直從心頭衝上了大腦!

 皇帝惡狠狠的望著兩人,殿中瀰漫著淡淡的殺意,“再有出言傷人者,直接拖出去殺。

 天下危急到了這樣的地步,竟然還在這裡鬥,你們心中還有朕這個君父嗎?”

 見到殿中終於沉默下來,皇帝這才說道:“朕召集諸位公卿前來,是因為憂慮太平軍。

 朕剛才做夢夢見太平軍殺進了洛陽城中,朕以及諸侯公卿都倒在血泊之中,整座洛陽城燃起了熊熊的大火。”

 眾公卿沒想到皇帝竟然是擔心這個,但是前線到底是什麼情況,他們也不知道。

 只能含糊其辭的安慰道:“陛下勿憂。

 太尉精通兵事,無雙侯是西域宿將,其餘諸侯,皆是豪傑之士。

 定能擊敗太平軍,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皇帝將眾人的神情一掃而過,實際上他心中最擔憂的並不是這個。

 他夢中所見到的也不是太平軍攻破洛陽的一幕,他相信為了剿滅太平軍,天下所有人都會全力出手。

 他真正擔心的是現在正全力抵禦圍剿太平軍的諸侯。

 他之前還是信任皇甫嵩的,但是這些時日常侍們不斷的吹耳邊風,他也開始懷疑。

 尤其是就連五姓家,寧願去關東討賊,都不拱衛洛陽,這讓皇帝的懷疑大熾。

 之前皇甫嵩明明佔據了絕對優勢,但是最終卻兵敗,導致黨錮大開,群雄並起。

 皇甫嵩是不是真的故意為了解開黨錮而設局?

 現在還沒有撤掉皇甫嵩,是因為朝廷除了皇甫嵩沒有可用的大將。

 而且皇帝認為就算皇甫嵩是士族那邊的人,也不至於將洛陽拱手讓給太平軍。

 又有幾人為皇帝分析朝廷必勝的原因,皇帝表面認真的聽著然後等到眾人說完,突然說道:“看來太平軍的戰敗是遲早的事情了。

 朕有了一個新的憂慮之事啊,就算是擊敗了洛陽附近的太平軍,但恐怕朝廷也要損失慘重。

 那諸州郡之間的太平軍要怎麼辦呢?

 朕前些時日得到了一些消息,若是有某些臣子表面上忠誠於朕,但是暗地裡卻心懷不軌,朕又該如何去做呢?”

 皇帝這淡淡之中卻帶著一絲陰寒的話一出,殿中瞬間就陷入了寂靜之中,聰明人的心中都掀起了無盡的波瀾。

 皇帝竟然在這個時候,懷疑那些手握重兵的諸侯心懷不軌!

 一個不好,這勤王之事,恐怕就要出大事,先要問清楚皇帝在懷疑誰!

 ————

 任何王朝滅亡的原因都是複雜的,但究其根本,崩潰的財政、腐敗的吏治、層出的天災,以及一個不合格的君王,總是主要的原因。

 理所應當的,在漢王朝走向滅亡的路上,一個非典型的昏君出現了,中國古代貴族稱呼他為“靈”皇帝,即“靈活、聰明的皇帝”,筆者認為這是一種諷刺。

 因為他看起來的確是聰穎的,在一生的執政過程中未曾大權旁落。

 但僅僅如此。

 他踐踏了幾乎所有約定俗成的政治規則,在面對逐漸敗壞腐朽的選官制度以及財稅制度時,他選擇了最錯誤的方式,通過買賣官職和貴族爵位來收斂金錢。

 中國人將它稱為“喝下一杯有毒的酒來解渴”,真是美妙的比喻,漢王朝就在這位“靈”皇帝的治下走向了衰亡。——《全球通史·秦漢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