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月夜 作品

第316章 禮樂是最鋒利的刀

 姬昭所創造的這一套禮樂制度,上下雖然同樣分明,但同樣給天子以及各級諸侯、卿、大夫都制定了與之相匹配的責任。

 天子至高,但是受到的束縛同樣是至高的。

 這套禮樂制度的精髓在於賦予一個人社會身份,構建一整套能夠容納天下人的社會制度,同時這是一整套的分配製度。

 更絕妙的是,能夠真正打破這套制度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生產力進步,生產力的進步會摧毀原有的生產方式,新產生的生產方式會反過來作用於生產力的進步。

 表現在社會上,就是打破分封制,進入新的政治制度之中,造成一系列的上層建築的劇烈變動。

 春秋早期表面上看來禮樂已經崩壞,但實際上那只是單純因為周天子綱常不振而導致整個秩序失控的結果,所以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之後,社會秩序一旦恢復,圍繞著霸主國的新禮樂制度就再次建立起來。

 換句話說,只有諸夏發展到不再需要那種原始分封制的時候,這套制度才會失靈。

 比如秦始皇一統六國,諸夏人口已經到了千萬級別,視野可見範圍之內,幾乎處處都是諸夏的土地,各地域之間通行的速度大大加快,這是一個和周王朝已經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但這個時候,禮樂制度最恐怖的地方就到來了,當打破了禮樂制度進入新時代之後,最聰明的那批人就會發現,打破的僅僅是那套嚴格到極點的禮制而已。

 這套制度已經深入骨髓,深入整個文明的血液之中,無論怎麼制定制度,都跳不出這個圈子。

 新的制度還是要為天下所有人定下一個身份,這些身份之中有商人,有農夫,有工匠,有豪強,有貴族。

 這其中的比例都要依據禮制來確定,而且還要為這些身份分配相匹配的利益,如果一個王朝做不到,任何一個階層都會讓這個王朝亂起來,如果大多數人都不滿意,那它就要亡了。

 早在一千年以前的洛文公時代,洛蘇就嘗試過一些比較激進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遭遇了巨大的失敗,那些真正觸及根本的改革都失敗了。

 洛蘇當然總結過其中的原因,最終讓他沉默。

 因為即便他再強,他不是神,他是除了天子之外,周王朝最大的貴族。

 他所有的盟友都是大貴族,都是大奴隸主,他提拔的所有人都成為了新的大貴族,新的大奴隸主。

 這就是他的基本盤,這也是邦周的基本盤,所以他的改革即便短暫的傷害某些貴族和奴隸主的利益,但從長遠來看,必須是維護這個貴族奴隸主體制的,才能夠成功。

 就連天縱之資的文公都不能改變這個鐵律,從那個時候開始洛氏就明白了一件事,思想進步太過超前不是好事,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才是對所有人都最好的,若是要在百尺竿頭直接再接百尺,那隻會直接斷掉。

 家族可以強壓著所有人一次,兩次,但最終那些積累起來的怒火和怨恨會將家族燃燒成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