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山修竹 作品

84 雞同鴨講

            胡運良看到自己的母親抓著云溪的手不放,就走過去給云溪解釋。

可能是老孃早上起的晚,還清醒過來,又犯了糊塗了。

胡運良過去後,溫柔的抓著老孃的雙手,說道:

“媽,認錯人了,這不是倩倩,這是倩倩大的同學,來給您做生日酒席的。”

邊說邊溫柔的拍著老孃的後背,像哄小孩一樣,耐心的解釋著。

老人家還是很執著的說:

“不是,你騙我,這就是我孫女。”

胡運良無奈的笑著,對著云溪說道:

“云溪,我媽有點老糊塗,你別見怪,你們忙你的吧。”

胡運良說完,就攙扶著老孃走開了。

云溪還在忙著自己手頭上的事情,30桌的量,云溪也是第一次做,多少有點緊湊,總覺得時間不夠用。

云溪這邊幫廚的大嬸們已經開始了洗菜,並且把肉都過了水了。

開始滷製肉類了。

做大席基本菜品,還是肘子跟燒肉這是必備,這倆樣組合人們稱為有頭有臉。

完全不必要擔心,云溪已經做得十分熟練了。

最關鍵的就是,這次胡運良準備的菜裡,有倆道很講究的菜,非常耗費時間,按照30桌的標準,云溪今晚回家估計會很晚,或者是乾脆回不去了。

這倆道菜就是‘九轉大腸’跟‘火爆雙脆’。

幸虧云溪的系統升級了,這倆道菜都在菜譜裡。

如果云溪沒有升級系統,那麼胡運良這單子,云溪肯定徹底擺爛了。

九轉大腸用的就是豬下水,豬下水在古代皇城,是很不上臺面的,都是被遺棄的,因為豬大腸的味道十分讓人沒有食慾。

由於窮苦人家吃不起肉,就把豬大腸弄回家,洗乾淨,聰明的勞苦大眾把豬大腸清洗後,巧婦們開始各種施展烹飪技術,就這樣去除了豬大腸的臭味,各種烹滷炒,就開發了一種新的食物專區,那就是豬大腸。

經過時間的推移,慢慢被挖掘出來,豬大腸也終於翻身了,並且還被髮明出更高端的吃法。

那就是經典的魯菜,九轉大腸,做這道菜,絲毫不比文人雕刻琢字,道家起爐煉丹容易。

大腸洗乾淨後,去除油脂,把腸子的來回疊套,大腸包小腸,包大概7層,不一定是9層,做好的大腸,自會九九不散,包裹的緊實,所以叫九轉大腸。

大腸包好後要先煮後炸,最後是先炒後煨,要讓大腸卷看起來像山楂卷的紋理和外表,一道成功的九轉大腸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