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山修竹 作品

3 手藝服人

 云溪聽到這番話,自己也微笑點頭示意,其實不光別人驚呆了,云溪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有了力量值加持,這麼大的鐵鍋簡直就是小意思。

 看著鐵鍋燒乾的水分幹了,云溪拿著抹布擦拭了幾圈,正打算找一塊豬皮,先潤鍋,這時葛建鵬買菜回來了。

 三輪車的斗子裡裝的滿滿的,不只有菜,還有買來的紙貨雜物。

 看著回來的葛建鵬,院子裡的人們都主動過去幫忙,把滿滿一車東西卸下來。

 云溪也關掉火,過去幫忙把菜卸下來。

 菜和肉都放在搭建好的大平桌上,桌子是一塊塊木板臨時搭建的,雖然看著有點破舊,桂蘭找來窗簾鋪上去,看著還不錯。

 這桌子起著很大的作用,做大席需要切菜碼菜,一次性十幾盤的菜品種類,都離開這種大桌子,使用起來很方便。

 買回來的肉和菜,幫忙的大姨們亂放一通,同樣的事情,會重複的去做好幾次,一袋菜拿來拿去,看著挺忙,就是沒有洗出來的菜,或者剝出來的蒜。

 云溪走過去,把所有的菜和肉種類分開,把配菜的蔥薑蒜,香菜歸置到一起,配菜炒的歸置一起,都分好類後,幫忙的大姨們都看著云溪,說:

 “云溪真厲害,這麼多菜這麼快的區分,真是厲害。”

 “嗯嗯,這樣就好乾活了,知道弄哪個,咱們那陣削個土豆都換了倆人了。”

 不自覺地,大嬸大娘們在這亂糟糟的雜活分工上,也開始佩服這個小姑娘,一開始的嘲笑看來是錯了。

 分好類後,云溪指著材料說:

 “嬸子,你就負責把這些肉都泡水,去除血水。”

 “姨你把這蝦的蝦線挑了。”

 “大姐你把魚清理了並醃上。”

 “嫂子你把這些雞屁股切了後,去把銀耳泡上…”

 看著輕車熟路的云溪,指揮著大夥一起幹,徹底不會有嘲笑和質疑聲了,還沒做飯,光看這架勢,就挺讓人服氣。

 所有的幫廚大姨們,分工明確以後,效率就高了。

 廚房裡嘰嘰喳喳的聲音,和使用刀子鏟子的碰撞聲,讓院子裡一下子就忙碌了起來。

 幫廚的大姨們手腳麻利,聊天也並不耽誤幹活,幫廚的大嬸們都是村裡的,自然東家也會給人家幸苦費的,走的時候菜呀肉的都可以優先打包帶走。

 云溪這邊也忙著燒豬毛,買來的豬頭豬肘都需要燒毛,不然太影響菜品的質量了,豬頭大的毛沒有了,但是藏在耳朵裡的絨毛還是很多的。

 云溪找來幾根鐵棍,把燒紅的鐵棍直接烙在死角的豬毛上,這樣又快捷方便,還能把豬毛的根部也燒掉。

 院子裡幫忙的人,看到云溪這樣操作也說著:

 “好方法,這樣燒豬毛不費力,還能把小的雜毛都除了,這比起瀝青方便多了。”

 豬肘子脫毛的時候,云溪把四個灶臺齊開火,燒熱鐵鍋,手拿著肘子的另一邊,輕輕的放進去,按壓肘子來回移動摩擦,吱吱吱的燒豬毛聲音,一聲比一聲弱。

 這樣又燒了毛還潤了鍋,一舉倆得。

 這時,硬菜的原材料上場了,幫忙的大姨們,還有部分人,都好奇她怎麼處理這麼大半扇子豬肉還有一整隻豬頭。

 好奇心加重,廚房這邊都是圍觀的人,有的是期待看她做成功,有的是等待著看她出個洋相,看出洋相的人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