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1章 投名狀

  郗效宇繼續道:“上市之前,展遜是一個很有生命力的公司,我剛進公司的時候,武總和陳總還在,那個時候大家的收入不是很高,技術也不是很強,但所有人都有一種心勁,都希望能夠靠自己的努力研發出高端技術,追趕上鎂國人!”

  “後來公司上層有變動,尋求上市,我漸漸發覺身邊的人不對味兒了。大家談的不是技術,不是遇到的難題,不是怎麼解決困難,而是談股票,談期權,談上市時候能賺多少錢。”

  “尤其是叢總上任之後,公司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上市,研發上的投資縮緊,成本控制非常嚴格,要求儘快出成果,導致一線科研人員沒辦法專心工作,欲速則不達。”

  “好在公司終於上市了,我以為情況會有所好轉,但並不是如此。上市之後公司面臨很大的財務壓力,更加的追求效率,砍掉了一些明明很有潛力但短時間內看不出效果的研發線,去做一些已經到了生命末期但能很快投產的產品,我向叢總反映過這個情況,可是叢總說這是董事會的意思,要為股東負責。”

  郗效宇說到這裡,苦笑了一聲,年輕的臉龐上出現了一抹無奈:“我知道股東想要賺錢的迫切心理,但目光短淺的快錢只能得益一時,如果不去研發有競爭力的產品,未來不遠的某一天,展遜連這種快錢都沒資格去賺了!”

  李睿心中感嘆。

  郗效宇說的不僅僅是展遜的情況,也是很多科技企業的現狀,最初靠著理想主義滿腔熱血的創業時,總能爆發出巨大的創造力,可是隨著資本的進入,面對各方面的壓力,創造力不得不讓位於利益,做產品做研發考慮的不是技術,不是能不能改變世界,而是想著怎麼壓縮成本,怎麼多賺錢,怎麼讓股東滿意,怎麼讓股價上漲。

  “能不能更具體一點。”李睿道。

  郗效宇道:“我覺得展遜目前的問題一共有四點,第一點是產品老化。現在所有企業都在做4g了,而展遜雖然也有4g芯片,但出貨量最大的居然還是2g產品。”

  “第二點,我們這幾年始終在英特爾架構和arm架構之間猶豫,反覆橫跳,浪費了很多財力精力,如果企業本身沒有一個明確的選擇,一線的研發人員會更迷茫。不管是英特爾還是arm,都希望公司能夠儘快做出抉擇。”